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人体6大“海”穴的妙用

当一种事物发展到极致,内部必然会出现革新的力量,此时,辨证论治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出现了革新的趋势。明代早期,有远见的医学家对不重视风湿病病名诊断及命名混乱、不规范、随意性强等现象提出了批评,如戴思恭《推求师意》曰;“人身体痛,在外有皮肉脉筋骨,由病有不同之邪,亦各欲其正名,名不正将何以施治?”孙一奎《赤水玄珠》更提出命名原则应“庶可因名而循其实”,但响应者寡。明清时期,主流思想仍沿金元,极力提倡辨证,使中医风湿病辨证沦治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其实,两者殊途同归,都为中医风湿病辨证论治向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中医学术发展处于低潮,中医风湿病仍被列为内科杂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原来不被重视的肢体关节疼痛一类疾病得到了重视。为中医风湿病学的学科建设及快速崛起创造有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痹病大全》将古今二千余册中医文献中有关痹病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全面对历代医家在痹病方面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等进行了总结。国家高度重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促进了著书立说。

娄多峰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虚、邪、瘀”,三者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创立了风湿病虚邪淤学说,风湿病专著有《痹证治验》、《痹证通论》、《痹病论治学》、《中国痹病大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热痹证治新说》、《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中医特色治疗》、《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医风湿病的学科建设。编写了《中医风湿病学》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随著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积累的其识越来越多,使中医风湿病学科体系趋于成熟,而且还在快速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医风湿病这一新兴学科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然任重而道远,有待中医风湿病同仁及各相关学科共同为攻克顽痹而奋斗,提高中医风湿病的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朋友减轻病痛。

结语:中医养生注重日常的调理,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多按摩这几个海穴哦~(文章原载于《上海中医药报》,2012.01.06,作者:梁迎春;《民族医药报》,2011.12.25,作者:毛德生;《家庭医生报》,2012.01.02,作者:王新志;《中华养生保健》,2012/03,作者:娄玉钤,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