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 6种“天灾”如何自救
地震后如何防病防瘟
加强饮用水卫生措施
1. 选择临时性供水水源并加以防护 选择临时性水源的总原则是:先选用深层地下水,如有困难,依次选择泉水、浅层地下水、地面水。
2. 加强对临时性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 在地震灾害条件下,除修复的部分自来水外,临时供水措施主要有3种方式,即使用消防水龙带输水、用水车送水及用自备的取水工具分散取水。对这些临时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也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必要手段。
3. 预防尸碱中毒 在地震期间,大量人畜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污染环境和水源,可致尸碱中毒。为防止由于饮用被腐烂尸体污染的水而致中毒,水源周围必须彻底清除掩埋的尸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难于找到不致污染地下水源的适宜地点,就需要对尸体及局部土壤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掩埋,可采用一层漂白粉一层尸体的掩埋方法,避免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4. 对水源水进行严格的净化消毒 饮用水消毒目前仍以化学含氯消毒剂为主,包括缸水消毒、井水消毒,其方法有直接投加法、持续加药法。
加强食品卫生措施
加强食品的安全卫生,既是防范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应注意加强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临时饮食供应点和街头食品的卫生、外援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严防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及霉菌毒素、寄生虫及其他昆虫、化学品的污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灾害过后恢复生产经营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修复,并报请卫生监督机构重新进行卫生审查,经许可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在灾害袭击的非常时期,在不引起急性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基础上,要保证灾民吃到基本安全的食物。对于被污染食品要掌握一般处理原则,即把未污染和受到污染的食品分开,未污染部分可供食用,污染部分按查明情况分别处理。
加强环境卫生措施
地震灾区环境卫生包括灾民临时居住地建设和居住卫生、简易厕所的修建和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尸体的卫生处理等。
尸体处理可能是地震灾害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尸体处理要做好喷、包、捆、运、埋5个环节。
1. 喷药 扒挖尸体与喷药紧密结合,尸体上可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来吸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硅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之类的臭气,或喷洒3%~5%的来苏水。效果较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消毒。鉴于尸体是感染的隐患,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尸体用石蜡浸泡后,就地焚化,以避免疫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