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代表什么 大暑简介与大暑饮食知识
大暑节气马上就要到了,大暑节气是一年中热的节气,它在二十四节气里排行十二。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看看大暑代表什么意义?大暑都有哪些民间习俗?在大暑里人们都吃什么?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大暑代表什么
一、大暑的特点
我国一贯将大暑分成三个气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里,由于气候高压的原因,高压产生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不断的增温,使太阳辐射加强。
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
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
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一般的说,在每天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天气里,中暑的人明显增多。
而当日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
二、大暑节气影响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
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多、气温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频繁的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