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20140821饮食养生汇:朱学骏讲面膜的作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我们已经可以不用去美容店,也能在家自己给自己美容了,女性爱的一种美容方式就是敷面膜,现在很多男性也会敷面膜来保养自己的皮肤,那么面膜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下面让朱学骏mansion88 app 来告诉你面膜的作用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面膜能个我们的肌肤进行补水保湿,让我们的肌肤更加光滑有光泽,但是面膜要用的正确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功效。用不好还会伤了皮肤。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敷面膜的技巧

那面膜怎么敷效果好呢?今天教你几个让面膜效果加倍的敷法。

小窍门一:敷面膜前要清洁皮肤

只有把肌肤表层的油污、皮脂和老化角质彻底清除,肌肤才是真正的清洁,基底层的细胞分裂才会变得活跃,肌肤才会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所以敷膜前,应先卸妆、洗脸,必要时也可先去角质。不过去角质不宜过于频繁,以免伤害肌肤天然屏障。

小窍门二:面膜好在洗完澡后敷

爱敷面膜的朋友可以再洗过澡以后敷,因为这是敷面膜的好时机,刚洗过澡,我们的毛孔是打开的,这时候面膜里的营养就能进入毛孔中。

小窍门三:敷面膜前先涂一层精华液

MM们可以按照个人需求与喜好选择适合的精华液后,先在脸上涂一层,这样的作用是为了在敷面膜时能让皮肤与面膜形成真空状态,面膜可以更贴近脸的肌肤,避免保养品在空气中挥发掉,还可以有效帮助保养品加速吸收。

小窍门四:让面膜尽量与肌肤密合

敷上面膜时,一定要与肌肤密合,让皮肤与面膜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接着,调整好面膜后,因片状面膜上的保养液含量很多,就可顺手把面膜下方多余的保养品,涂抹在脖子上,不仅一点也不浪费,还可同时滋养脖子的肌肤。另外,敷片状面膜时,躺着可以让面膜更服贴!

小窍门五:待面膜半干时撕下

一般敷面膜约15分钟,因为我们在脸上多涂一层精华液,所以约15~20分钟,待面膜纸半干状态就可撕下了,不要等到全干后才撕下面膜纸,这样一来,反而会带走脸上的水分,只要在敷面膜前,再涂一层精华液,就可让面膜的滋养作用更加倍。

小窍门六:生理期必备保湿面膜

在女性生理期时,也要注意保养自己的皮肤,因为这个特殊的阶段,女性身体里的水分大量流失,敷面膜可以补充水分,还能缓解黑眼圈的症状。

淘宝店叫卖南非吸脂蚊子、美容店用蜗牛做面膜。这些网友热捧的号称纯天然“美容神器”,是否真有奇效?活体美容从医学上讲并不科学。若未经处理就使用真蜗牛做面膜或蚊子吸脂,容易引发一些皮肤病。

蜗牛蚊子都成“美容神器”

近日,有网友微博晒出一种“蜗牛面膜”:在美容院内,十余只蜗牛爬在顾客的脸上,起到面膜的效果,其他面膜OUT了,这才是真正纯天然无危害的蜗牛面膜。

而在淘宝上,一种名为“南非吸脂蚊子”的产品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微博称,这种蚊子不吸食血液,而以吸取动物皮肤表层脂肪为生,有可能对人类肥胖疾病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被叮咬后不起包反能“瘦身”。

活体美容不科学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主要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蚊子的‘嘴’短,多只能刺穿人体的毛细血管,要想达到人体的皮下脂肪层,还有点难度。活体美容从医学上来说并不科学。

特别是像蜗牛、蚊子等动物,大多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这些环境容易为真菌、寄生虫、微生物等提供滋生条件。若未经处理就使用真蜗牛做面膜或蚊子吸脂,在消毒、杀菌、传染病等方面无法控制,很容易引发一些皮肤病,特别是过敏性肤质的市民。

夏季皮肤新陈代谢十分活跃,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也日渐增多,这个季节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市民要特别注意。保护皮肤健康,需要在清洁、保湿和防晒隔离三个方面下功夫。

本期嘉宾介绍

朱学骏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皮肤与性病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在皮肤病性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基础,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处理、解决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性病的诊断与治疗。在皮肤病理诊断上也有很高的造诣。1942年2月出生,籍贯:中国上海。

在免疫学及病理学上有深厚的造诣。长期从事大疱性皮肤病及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治疗大疱性皮肤病,解决皮肤病、性病中的疑难重症。近在副肿瘤性天疱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际上阐明所伴发的Castleman’s瘤能产生抗体,从而引发皮肤黏膜的病变,这为基于体液免疫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机理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突破,论文已发表在柳叶刀杂志(I.F. 15.39)。对遗传性皮肤科基因突变的研究也有突破,所带领的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论文发表在医学遗传学杂志(I.F.7.774)。研究成果卓著:近年来发表论著300余篇,SCI收录30篇,被引用129次以上。在的《柳叶刀》上发表论著。主编专著15部,获各种科技成果奖20余项。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