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疾病名词 外科疾病

运动损伤的检查 损伤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损伤疾病的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根据损伤的不同,同样就有不同的检查方面,那么,你知道具体都有哪些检查的方法吗?如果你还不了解的话,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些有关损伤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检查的方法,详细的内容大家请看下文的介绍。

运动损伤的检查

1、望诊:伤科望诊,应借助于视力或触摸,侧重注意观察患者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步态与肢体长短、形态、关节活动,皮肤色泽,有无溃疡、瘢痕、坏死、窦道、屡管或静脉曲张,肌肉萎缩、松弛、痉挛、或震颤,创口的大小、深浅,创缘是否整齐,创面污染程度以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体表任何部位遭受暴力作用的征象应予记录。

2、摸诊:(1)切诊:亦称脉诊。是观察整体变化的方法之一。伤科切诊主要从脉搏的有无、脉位的高低、搏动的频率、节律、强弱、大小等方面来观察。脉浮主表,脉沉主里,脉弦主痛。故体表受伤,伤势较轻,可有俘弦之脉;内脏损伤,伤势较重,可出现沉弦之脉;一时疼痛,偶可出现结代之脉,随着痛止脉律可恢复正常;脉数主热,正邪俱盛则脉洪大;正邪俱虑则脉细微;故骨关节急性化脓性(炎疾)感染、创伤血瘀化热,热毒炽盛,而正气亦盛之症,脉多数而洪大;若骨关节结核阴虚内热之症,脉多数而微细;大出血患者可见芤脉;创伤性休克可出现脉微欲绝的危象;损伤肢体远端可出现脉搏微弱或消失,是动脉受压或损伤的征象。损伤性疾病常见的脉象有下列几种:

浮脉:轻取应指,重按之后反觉其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新伤瘀肿疼痛者多见,亦见于休克或虚脱之症。

沉脉:轻按不应指,重按觉有搏动。多见于内伤其血,腰及脊柱损伤后期,或见于因损伤所致肝肾精气不足的久病患者。

迟脉:脉搏缓慢,呼吸1次脉跳不足4次。多见于损伤后期瘀血凝滞,气血未充,复为寒邪所感等症。

数脉:脉搏快,呼吸1次脉跳在6次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数而无力者,多属血虚或失血过多;损伤感染或新伤发热时亦见数脉。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显然,按之无力。多见于严重损伤出血之病人,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亦可出现细脉。

洪脉:脉动有力,脉体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弱。一般表示邪毒内侵,经络热盛或多见于伤后血瘀生热之症。

弦脉:脉形直长,如按琴弦,主诸痛。常见于损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如胸胁部损伤;弦而有力者称为紧脉,多见于外感寒胜之腰背痛等症。

芤脉:脉形浮大而中空,重按无力。多见于创伤出血过多者,为血虚不能固气,亦为休克脉象之一。

滑脉:指脉搏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壅时及妇女妊娠期。

涩脉: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缓,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血亏津少不能濡润经络,气滞血瘀的陈伤多见此脉。

(2)扪诊:即触诊。通过对损伤局部的认真触摸,可以查明损伤部位的形态、硬度、温度等有无改变,借以了解肿胀、畸形、筋肉的硬度、皮肤的温度,患肢的功能状况等,从而判断伤情。触摸的方法,要由轻渐重,由浅而深,沿着肌间隙才能触摸清楚骨骼、在扪诊检查时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触摸动脉搏动:能了解伤肢远端有无血运障碍,对于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有重要意义,是检查与治疗骨关节损伤必不可少的步骤。通常触摸动脉搏动的部位有:肘前部摸肱动脉,手腕部触桡动脉,国窝部扪国动脉,足踝前部测足背动脉,内踝后方切胫后动脉。还可以用手指按压指(趾)甲,观察肢体末端的血运情况。

触摸皮肤温度:局部皮肤温度高者,多表示急性损伤后瘀肿严重或有急性炎症。局部温度不高或发凉者多为陈旧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伤肢远端疼痛、冰冷、脉搏消失、皮肤苍白或紫绀是循环障碍的表现。

触摸压痛点:首先要应用解剖学的知识,将伤肢体表可触及到的骨凸、凹陷、筋肉等与健肢作对比,边触摸边思考。寻找压痛点,区分疼痛的轻重、深浅,过敏或迟钝,局限或广泛,有无放射疼及其部位,以鉴别损伤的性质与种类。长骨干完全骨折时,伤处多有环状压痛,沿骨干纵轴挤压与叩击时,可出现骨折处疼痛;骨盆及肋骨骨折时,从前后或左右挤压骨盆或胸廓,可引起骨折处疼痛;压痛部位较深、范围较小、呈锐痛或刺痛,则表示筋的撕裂或骨质损伤;压痛部位浅、范围大、程度轻,则表示筋肉的慢性损伤;压痛深并向肢体远端放射者,多系神经根受压(如椎间盘突出症等)。

触摸畸形:检查时应注意局部有无高凸、凹陷、成角、旋转等畸形改变,并结合触摸骨性标志有无异常。可以帮助判断有无骨折、脱位。如肘关节后脱位。肱骨内上髁、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个骨突标志发生异常改变。骨折后,可摸到移位的断端高凸活成角等畸形。

触摸局部肿胀与包块:皮肤颜色、温度正常,或有皮下出血,按之即起或按之肿硬,多系损骨伤筋后内出血及组织反应性水肿所引起,常见于骨折、伤筋早期,为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温度正常,皮色正常或发紫,按之不即起,或伤肢下坠过久,按之有硬韧感,多系长期卧床或骨折固定后,筋肉组织弹性减弱,肌力减退,血液回流受到影响所致,为气血不能通达于四肢,气虚血滞,常见于骨折恢复期的功能锻炼过程中。若触及包块,应了解其部位、大小、形状、硬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还应注意肿块的边界是否清楚,推之能否移动等。如腱鞘囊肿,包块多呈圆形,边界清楚,推之可动、质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时,在胫骨结节处触及一质地坚硬、形状不一的明显凸起,且有推之不动的压痛。在触摸时用力应轻柔,以免增加病人疼痛。对肿瘤不要过多的挤压,防治瘤细胞的转移。触摸时还应区别肿块的解剖层次,是在骨骼还是在肌腱、肌肉等组织中。

3、运动检查:首先要熟悉正常关节的运动特点及活动幅度,以了解其运动是否正常。例如球窝关节可主动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和内外旋转运动;屈戌关节仅可做屈伸活动。如果一个关节的运动幅度不足,或某一运动方向的活动幅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均应视为异常。在肢体没有关节处出现类似关节活动称为假关节活动,这是骨折的主要特征。关节的运动范围,一般是被动大于主动运动,但还可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熟练程度而不同。相邻关节的运动范围也可受影响或起补偿作用,检查时应考虑到这些特点而做出正确判断。检查时,一般是被动运动大于主动运动,但还可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熟练程度而不同。相邻关节的运动范围也可受影响或起补偿作用,检查时应考虑到这些特点而做出正确判断。检查时,一般先做主动运动,后做被动运动,并对比其运动范围相差度数,借以区别是关节本身病变引起或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如关节僵直时,主、被动运动均有障碍;周围神经损伤时,或疾病引起肌肉瘫痪者,不能做主动运动,而被动运动一般良好。

4、闻诊:在伤科临床检查中,要特别注意在触摸与运动检查时有无响音的出现。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或摩擦感),称骨擦音(感),但检查者不宜主动去寻找骨擦音,以免增加病人痛苦和损伤。有病理改变的关节或肌腱在活动时,可触到摩擦感或听到弹响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引起的弹响,多为较清脆的响声,关节软骨面不光滑时的摩擦响声则如碾米样;狭窄性腱鞘炎在关节活动时可触到捻发感,关节周围肌腱或韧带在骨凸起部位滑动也能产生弹响;正常关节可有生理性弹响,但无症状,临床上宜加细辨。

5、感觉检查:检查触觉用一小条棉花在皮肤上轻划,应注意失去触觉区的部位与范围;检查痛觉用锐针轻刺,注意痛觉改变区的部位;检查温觉用小瓶或试管分别盛十摄氏度或四十五摄氏度的水进行。检查时应由上而下,从一侧到另一侧,从失去知觉区移向正常区。根据感觉障碍区域,判断神经损伤的情况。

6、测量:用软尺和量角器测量肢体的周径、长短和关节活动度数,要与健侧对比检查,准确的测量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了解肢体的长短、肿胀及萎缩的程度,关节活动幅度,对确定治疗方案和检查治疗效果均有重要价值。

(1)角度:关节的功能可用量角器测定,先将量角器的轴对准关节中心,量角器的两臂紧贴肢体并对准肢体的轴线,然后记载量角器所示的角度(没有量角器时,也可借目测记录),关于健肢的相应关节比较。常用方法有两种:

【邻肢夹角法】以两个相邻肢段所构成的夹角计算,例如肘关节伸直时为一百八十度,屈曲时可成四十度,则该关节活动范围为一百八十度减去四十度等于一百四十度。

中立位0度法:即先确定每一个关节的中立位为0度,中立位一般相当于休息位,例如肘关节完全伸直时中立位为0度,完全屈曲时则可成为一百四十度。

对一易精确测量角度的部位,关节功能活动也可用长度测量,以记录其相对的移动范围。例如,对颈椎的前屈可测量下颏与胸骨柄的距离,侧屈时测量耳垂与肩峰的距离;腰部前屈时测量下垂的中指尖端与地面的距离等。

(2)长度:先将两侧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上,在骨凸处作一记号,用软尺作量侧肢体对比测量。

上肢长:肩峰至桡骨茎突部或中指尖。

上臂长:肩峰至肱骨外上髁处。

前臂长: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部。

下肢长:髂前上棘至足内踝尖,或股骨大粗隆至外踝尖。

大腿长: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小腿长:膝关节内缘至内踝尖。

(3)周径:取两肢体相对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时取肿处,大腿周径可在髌骨上十到十五厘米处测量;小腿在粗处测量即可。也可用双手对称合抱肢体,观察双拇指指尖的距离而测定之。

总结:有关损伤的一些检查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通过文章的阅读,现在对于损伤的检查的方法和检查的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只有按照正确的检查的方法再加上针对性的检查内容,才能有效的查处病因的真是所在,为治疗打下基础。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