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光眼 病因症状

继发性青光眼是什么 继发性青光眼分类有哪些

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

眼球钝挫伤后,导致大量前房出血或小梁网直接损伤,短期内可引起急性眼压升高。由于红细胞堆积在小梁网上,或同时伴有血凝块阻滞瞳孔,以及小梁网损伤后炎性水肿,使房水排出受阻。可滴用糖皮质激素、噻马洛尔,必要时服用乙酰唑胺或静滴甘露醇控制眼压。随前房血液吸收,高眼压缓解。如眼压过高,超过65mmhg,药物控制不满意,或有角膜血染趋势,需行前房冲洗术,排出积血。此外,眼内积血、角膜穿通伤、粘连性角膜白斑以及眼前段手术后前房长期不形成,都可使周边虹膜和小梁网发生永久性粘连,使房角关闭而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特别是玻璃体积血时,可发生溶血性青光眼(hemolytic glaucoma)或血影细胞性青光眼(ghost-cell glaucoma)。两者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前者为吞噬血红蛋白的巨噬细胞、后者为退变的红细胞,阻塞小梁网,房水流出受阻而使眼压升高。随眼内血液的清除,眼压可趋向正常。应首选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对少数眼压不能控制者,可考虑前房冲洗术。

晶状体源性青光眼

白内障发病过程中会引起晶状体膨胀,推挤虹膜前移,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而发生类似急性青光眼的眼压骤然升高。在白内障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液化并漏入前房,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以及大分子晶状体蛋白均可阻塞小梁网,使房水外流受阻,眼压升高。临床表现为眼胀痛、房水混浊、晶状体核下沉等。应在药物控制眼压后行白内障摘除术。此外,外伤性或自发性晶状体脱位(如marfan综合征),可引起眼压升高。脱位的晶状体常嵌顿在瞳孔区,或脱入前房,可行晶状体摘除。此外,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时,由于悬韧带断离,晶状体前后径增加,也可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眼压升高。球形晶状体(常见于marchesani综合征)可增加瞳孔阻滞,引起acg。针对球形晶状体,睫状肌麻痹剂可使晶状体扁平后退,减轻瞳孔阻滞,而缩瞳剂则可能加重病情。

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炎会引起炎性细胞、纤维蛋白渗出以及组织碎片阻塞小梁网,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小梁网炎症,均可使房水外流受阻;瞳孔闭锁或膜闭阻断了房水交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时,应及时扩瞳;虹膜广泛粘连时,应及早行激光虹膜切开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常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缺血性疾病或炎症之后。由于虹膜表面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和结缔组织膜形成,使周边部虹膜和小梁网紧密粘贴,引起眼压升高、眼部充血和剧烈疼痛。本病治疗比较棘手,局部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可缓解症状,但难以控制病情。常规滤过性手术多无效,术前广泛视网膜光凝术或冷凝术可使新生血管退化,或术中术后应用抗代谢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房水引流装置或阀门植入手术近年也用于治疗此病。也可考虑睫状体破坏手术减少房水形成,降低眼压以缓解症状。视网膜缺血和毛细血管无灌注是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根源,应及时作视网膜光凝,以预防本病发生。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

又称恶性青光眼,多见于内眼手术后。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晶状体或玻璃体与水肿的睫状环相贴,后房水不能进入前房而向后逆流,并积聚在玻璃体内,同时将晶状体-虹膜隔向前推挤,使整个前房变浅。常发生于青光眼术后早期,特别是停用睫状肌麻痹剂或滴用缩瞳剂后。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