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秘方

保健药酒 药酒的7大保健功效

说到酒,很多人都对它又爱又恨,因为喝酒,各种疾病找上了自己,不喝酒,酒瘾上来又受不了。其实酒并不全是对身体有害的,下面小编介绍保健药酒,就可以让你喝出健康的身体,不信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药酒的功效

1.乙醇的药理研究

什么是药酒,药酒就是选择适当的中药材,经过必要且特殊的加工,然后再用适度纯度的白酒或者黄酒为溶媒,制作而成的,通常使用黄酒更为多见。

因此,所有药酒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乙醇),要研究药酒的药理,首先要搞清乙醇的药理作用,比较明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一般认为饮酒具有兴奋作用,因此常有“饮酒壮胆”的描述,但药理表明乙醇主要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低浓度乙醇可加强某些兴奋性神经突触的功能,其表现的兴奋现象主要是由于脑的抑制性控制作用被解除所致。早受影响的是由训练和经验而来的精神活动。

人的记忆力、集中力以及洞察力如果出现迟钝甚至丧失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加强自信心,努力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乙醇也可引起镇静,解除焦虑,进而语言含糊,共济失调,判断能力受损,进入酩酊状态。

作用机制:多年来认为乙醇、挥发性麻醉药和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是由于这些药物能溶于脂质细胞膜,使嵌在膜内的离子通道以及其他蛋白质功能紊乱所致。

近年来注意到乙醇对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盐)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即GABA)激活离子通道功能的作用。乙醇和麻醉性巴比妥类均能加强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和氯的流出。乙醇的这种作用还有镇静、共济失调作用均可被GABA能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bicuculline)所抑制。

虽然乙醇和巴比妥类均能抑制谷氨酸盐激活的离子流,但两者对谷氨酸盐受体的亚型仍有不同的作用。乙醇在轻度中毒浓度日寸,主要影响NMDA谷氨酸盐受体(NMDA为N—甲基—D—天冬氨酸盐),而巴比妥类则主要影响AMPA谷氨酸盐受体(AMPA为。—氨基—3—羟—5—甲基—4—异恶唑丙酸)。

近期,通过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5—HT3(5—羟色胺,)受体系是一种比较容易兴奋的、阳离子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而且浓度较低的乙醇可以同5—Kr一起对该受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这种5—HT3受体主要分布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乙醇协同5—HT对该受体通道的作用,这就加强了这些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冲动。大鼠腹腔注射乙醇3s/ks,可使伏隔核和纹状抗坏血酸释放分别增加约140%和120%,纹状体抗坏血酸释放是所有间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共同特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中等量乙醇可扩张皮肤血管,故常致皮肤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用作御寒药,实属不当。因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为一种保护性反射。饮酒后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皮肤血管扩张,使大量热量损失,更增加冻死的危险性。乙醇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乙醇对人冠状血管并无有益作用,对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乙醇可使引起心绞痛所需的运动时间缩短,也使冠心病人产生心电图心肌缺血性变化所需要的运动时间缩短。

乙醇在足以产生面部血管扩张和轻度醉酒的剂量时,并不引起脑血流或脑血管阻力的改变;但在严重酒精中毒血浓度(300mg/d1)时,则可明显增加平均脑血流并降低脑血管阻力,但脑对氧摄取则减少。对大鼠基底动脉痉挛模型,静注0.5%乙醇20ml/kg有明显减少基底动脉痉挛的作用, 乙醇对血循环;的及时效应比较小,摄人中等量乙醇,血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幻均无大的变化。但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时,由于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抑制,可引发心血管功能抑制。长期过量应用乙醇对心脏可引起不可逆损,是心肌病重要原因之一。

有证据表明,适度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其机制系通过对血浆脂蛋白的影响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志愿者的实验研究证明,乙醇在每日剂量不足以产生明显中枢作用时,在几星期期间,即可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从而可拮抗动脉粥样化的形成而产生保护作用。

人群调查显示,饮酒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显著高于不饮酒组。家兔灌服乙醇后,HDL—Ch很快明显上升,停药后HDL—Ch下降。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酒精中毒者又较慢性酒精中毒者显著低下。人在正常饮酒时达到的浓度(10-20mmol/L)即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所致。

在体外,白酒(含乙醇56%)2.5ul、5.0ul、7.5ul和10ul加入到从同一个体分离出来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200ul,以ADP为诱导聚集剂,4个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且与乙醇剂量呈正相关。

(3)对胃肠道的作用:乙醇可刺激胃液分泌,主要增加胃酸而胃蛋白酶含量正常,乙醇可通过精神刺激使胃液分泌增加,特别是爱好饮酒者。乙醇也可兴奋口腔和胃黏膜感觉神经末梢而反射性刺激胃液分泌,也可直接作用于胃,使胃泌素或组织胺释放而使胃液分泌增加。

由于主要是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含乙醇饮料不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o,胃内乙醇浓度10%左右使胃酸增加而胃蛋白酶减少,浓度超过20%,胃液分泌趋于抑制,40%及以上浓度则刺激黏膜使之充血、发炎、产生糜烂性胃炎。阿司匹林产生的胃损害可因乙醇而明显加重。大鼠灌服10%、20%乙醇lml/鼠,使胃黏膜血流量(GMBF)增加,不引起胃黏膜损伤,如灌服40%乙醇或无水乙醇则使GMBF减少,并产生明显的胃黏膜损伤。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