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疾病

治疗汗疱疹的中药偏方都有哪些

2015-10-15 17:07:13

  汗疱疹又称出汗障碍疹,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疹没有明显的小汗腺受侵及汗液潴留现象。在水疱形成早期,汗腺导管并不受影响,仅在表皮间隔发生坏死后,汗腺导管才破入水疱中。因此汗疱疹后期,水疱中可以继发汗潴留,使汗疱疹的症状加重,反之,减少掌跖出汗,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中药偏方治疗汗疱疹

  1.复方土茯苓洗剂

  土茯苓6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黄柏30g,薏苡仁30g,白矾30g,生地榆30g。水煎约1500~2000ml,待温稍凉更好,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两天用药1剂。

  复方土茯苓洗剂针对湿热蕴聚证汗疱疹,重用土茯苓利湿清热,配白鲜皮、地肤子清湿热止痒,薏苡仁清热利湿,黄柏清热燥湿,白矾收湿止痒,地榆味苦寒性沉降而涩,有清热收敛之功。诸药相用,直达病所,发挥渗湿清热止痒收敛良效,可使疱疹较快消退。临床验证,愈是初起,疗效愈佳,且用药次数少,收效快。

  2.芍药甘草汤加味

  杭白芍、淮牛膝、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生甘草、五味子各10g,桂枝、桑枝各6g,明矾3g。上方加清水浸泡后,再添水约没药面一指节为度,文火煎45分,每日1剂,煎2次,早晚饭后温服。同时取中药明矾50g,以温水半盆溶解后浸泡患处约30分钟,每日1次。

  本病治疗之法当为平肝和营、敛汗消疹、兼顾肺脾。芍药甘草汤加味中杭白芍酸微寒,入肝、脾二经,有平肝敛阴之功,为君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之功,桂枝助卫阳,与上二药合用加强了和营卫之功。故以之为臣药。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明矾为佐药,淮牛膝、桑枝为使药起引经药作用,可使药效直达四肢之末。有敛汗之功的明矾外泡患处加快了起效时间,提高了 疗效。

  3、汗疱疹油

  千里光、苦参、紫草等苗岭天然药材。

  使用前先将药瓶摇一摇,然后用医用棉签蘸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于患处(如有大的水疱和脓疱可用针将其扎破并轻轻将里面的液体挤出,以利药液进入;接触过患处的棉签不要再次放进药瓶内,以免造成交叉感染),每日3-5次,使用3瓶为一疗程。

  4.苦参汤

  苦参30g,蛇床子、白鲜皮各15g,黄柏、百部、野菊、威灵仙各10g,川椒3g。上药加2500ml水煎取汁,浸泡患部,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治疗期间患者忌接触肥皂、洗衣粉等碱性物质,15天1疗程。

  该方中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野菊、威灵仙等均具有清热解毒祛湿之功。百部、川椒具有止痒杀虫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真菌及抗过敏作用,该法简便、实用、经济、效佳、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匕推广应用。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