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iatric fractures,别名:儿童骨折
2015-10-13 05:56:05
1小儿骨折简介
儿童骨折损伤与成人是有区别的,儿童的骨骼在不断生长发育,其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性能都在不断变化,儿童骨头因骨质多孔、骨膜肥大等,骨折时较不易完全断裂移位,绝大部分的儿童骨折都不需要手术,但发生于关节附近,特别是伤及生长板时,常需手术复位。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针灸主要用于闭合性骨折。
2小儿骨折急救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搬运或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3小儿骨折分类
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伤口及骨折断端受到污染。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依据骨折的程度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崁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及骨骺分离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依据骨折的形态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依据解剖部位来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骨折前骨组织常态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依据骨折稳定程度
1.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压缩骨折、崁插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依据骨折后的时间
1.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4小儿骨折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1)发热症状
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产生休克症状
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
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一般表现
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2.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短缩、成角或旋转。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部位不同临床表现
(1)肱骨髁上骨折
多因间接暴力引起,骨折如无移位,多有肘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骨折 时,局部疼痛、肿胀较明显,出现异常活动,可听见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常呈半伸位,肘后突起,呈靴形肘畸形,在肘前可摸到突出的骨折近端。有血管损伤(受压或刺激)的患者,手部皮肤颜色会变苍白或变暗,温度变凉,皮肤感觉减退,手指或手腕部活动障碍。最早出现且最主要的症状是被动伸指时引起剧痛,这时应及时拍X线片以确诊。
(2)肱骨外上髁骨折
骨折后关节外侧迅速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摸到活动的骨块。肘关节呈半屈位,活动时疼痛加剧。拍X线片可明确确诊。
(3)桡、尺骨干双骨折
亦称手骨两胫俱断或前臂双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尺骨干双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前臂中1/3和下1/3部。桡、尺骨干双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前臂可见短缩 、成角或旋转畸形,有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端戳出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可自行回纳到伤口内。
(4)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3厘米范围内的各种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下端骨折,但以间 接暴力最为多见。桡骨下端骨折后,腕关节上方有明
足踝骨折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手指做握拳动作时疼痛加重,腕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移位骨折时常有典型畸形。移位明显者,手部侧面可见“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可呈“枪刺刀 ”状畸形。腕关节及手指伸屈功能常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病例表现为严重粉碎性骨折。
(5)手舟骨骨折
手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腕背侧疼痛、肿胀,尤以隐窝处明显,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将腕关节桡侧倾,屈曲拇指和示食(食指)而叩击其掌指关节时可引起腕部疼痛加剧。手舟骨骨折容易漏诊,为明确诊断,应及时进行X线摄 片。
手舟骨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手舟骨结节骨折。属手舟骨远端骨折,一般愈合良好。
②手舟骨腰部骨折。因局部血运不良, 一般愈合缓慢。
③手舟骨近端骨折。近端骨折块受血运影响,易发生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
(6)掌骨骨折
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掌指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触摸骨折局部有明显压痛,纵压或叩击掌骨头时疼痛加剧。若有重叠移位,则该骨缩短,可见掌骨头凹陷,握掌时尤为明显。掌骨颈,掌骨干骨折,常可有骨擦音。
(7)指骨骨折
骨折有横断、斜形、螺旋、粉碎或波及关节面等。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手指伸屈功能受限。有明显移位时,近节、中节指骨骨折可有成角畸形,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有锤 状指畸形,手指不能主动伸直。同时可扪及骨擦音,有异常活动。
5小儿骨折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1)休克
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
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骸腔内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①肝、脾破裂。
②肺损伤。
③膀肮和尿道损伤。
④直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①重要血管损伤
常见的如伸直型肋骨探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肪动脉损伤,腔骨上段骨折的腔前或腔后动脉损伤,股骨钥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服动脉损伤。
②周围神经损伤
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肋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肤骨行走的挠神经,排骨颈骨折易致胖总神经损伤。
③脊髓损伤
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可出现截瘫。
(5)骨筋膜室综合征
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晚期并发症
(l)坠积性肺炎
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大臂粉碎性骨折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2)褥疮
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4)感染
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
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6)损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关节僵硬
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缩
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c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9)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
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6小儿骨折康复治疗
要求
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愈合、防止毗邻未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永久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
日常方法
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及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最重要的是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
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要以被动活动为主,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条件可使用持续被动活动机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天可开始逐步加强主动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要逐步加大并维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切忌小范围快节奏活动,这样不仅无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而且对骨折局部也有影响。
肌力训练
人体上下肢的功能各有侧重,上肢侧重于精细动作,这些功能的恢复是功能锻炼的重点。锻炼时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达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关节僵硬粘连。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但在下肢骨折愈合前如果过度负重会造成固定物松动、折断,所以下肢骨折的康复一定要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 股四头肌是大腿前侧的一块重要肌肉,伤后和术后如果长时间不活动很容易萎缩,而且一旦萎缩很难恢复,直接影响功能康复结果。
关键要点
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
据美国国立卫生中心统计,临床上有将近20%的四肢骨折患者,因为错误的肢体康复训练而不同程度的留下了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从而对日后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比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肌肉萎缩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在对骨折后肢体肌力,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中,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于恢复患者的肌力,忽视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拮抗之间协调性的康复治疗,即使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变可能遗留下异常运动模式,从而妨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在肢体骨折后的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家用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来对受损的肌肉萎缩肢体运动恢复。它本身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肢体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炼肢体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时候操作简便。这种方法可使得骨折患者的肢体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尽快彻底的恢复,避免留下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长久的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
7小儿骨折治疗方法
三步阶梯疗法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3、功能锻炼
后期的骨折患者主要是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骨折患者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小到大,主动功能锻炼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原则。
8小儿骨折中药方剂
方一
方剂名称、接骨散。
药物组成、栗黄1斤(晒干),雄黑豆半斤(炒熟),桑根白皮1斤(锉),没药2两,麝香半两(细锉)。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七。
方剂主治、伤折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细数。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醋1中盏,煎至半盏,用浆水2合解服。不过3服,疼痛即止。
方二
方剂名称、接骨散。
药物组成、没药半两,乳香半两,自然铜1两(煅淬),滑石2两,龙骨3钱,赤石脂3钱,麝香1字(另研)。
加减、若骨巳接尚痛,去龙骨、赤石脂,而服多尽好,极效。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方剂主治、跌扑伤损。
制备方法、上为末,好醋浸没,煮多为上,干就炒燥为度。
用法用量、临睡服时入麝香,抄以茶匙,留舌上,温酒下,分上下食前后服。
附注、《准绳·疡医》有“白石脂”。
方三
骨折
方剂名称、接骨散。
药物组成、雄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钱子9个(微炒)净龙骨9克、当归9克、南红花15克、川羌活9克、螃蟹骨9克、净乳香 30克、口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3克、白芷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九节菖蒲9克、川芎12克、冰片3克、升麻15克。
以上各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瓷瓶备用。
功能、专治骨折,立止痛,半月可愈,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破损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
使用方法、用时以老酒调涂患处,用凡士林调成软膏亦可,用唾液调涂效果最佳。如遇跌打损伤、皮肤淤血、青肿、破损者敷上此药5分钟止痛15分钟消肿。
此药不能内服,只可外用。屡次使用 ,均凑奇效。
方四
方剂名称、活血接骨散。
药物组成、 麻黄167g、 土鳖虫167g 、乳香(醋炒)167g 、没药(醋炒)167g 、地龙(去土酒炒)167g 、自然铜(醋煅)167g 、制成 1000g。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伤筋动骨,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黄酒送服,一次3~9g,一日1~2次;外用白酒调敷患处。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规格、每袋装9g
贮藏、密封。
有效期、1.5年。
9小儿骨折针灸治疗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肱骨:肩髃、曲池;尺挠骨:曲池、合谷;股骨:血海、髀关;胫腓骨:足三里、解溪。
配穴、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骨折中心,即断端之间(下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阿是穴及交替选用骨折上下端穴位之一,配穴,交替用健侧之二穴(每次各取一上肢穴和一下肢穴)。得气后,接通直流电针仪。局部穴位;骨折中心即阿是穴接负极,余穴接正极。
全身配穴、上肢接正极,下肢接负极。电流量20~40微安,或以病人有针感,肌肉明显收缩为度,连续波,频率2~3次/秒。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0例,其中新鲜骨折者54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国内公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时间缩短15~22天;陈旧性骨折及迟缓愈合组26例,其压痛消失,纵向叩击痛及假关节消失,骨痂出现、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提前。
激光穴位照射
(一)取穴
主穴、颈椎骨折,大椎,胸椎骨折:神道、至阳;腰椎骨折:肾俞;骶椎骨折:长强。
配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按症情而选,酌加阿是穴。以低功率氦一氖激光仪,每穴照射10分钟,每次共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天。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治疗椎体骨折,共治29例,经3~20次治疗(平均12次),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
(二)治法
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三)疗效评价
本法用于关节附近骨折,共治24例,结果消肿迅速、愈合良好者20例,血肿未消2例,关节伸屈活动受限2例,总有效率为83.3%。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肘内翻,少海、小海、天井;肘外翻,肘Liao、曲池、尺泽。
(二)治法
据症取主穴,以28号针直刺或斜刺深达骨骺或骺板,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效欠佳者,可连接电针仪,用连续波,疏波,3~5次/秒,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可配合推拿,内翻者于针刺前在内髁前以指点、按、揉、挤、掐 2~3分钟,并一手托住患肘,另一手握住前臂,在肘关节伸直旋后位,按内翻相反方向椎按外展2~3次;外翻则按揉外髁,使时关节内收2~3次。每日治疗1次,6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骨基底部骨折
共治37例肱骨髁上等骨折后肘内外翻畸形患者,结果,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
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股骨骨折,环跳、髀关、阴市、血海;小腿骨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二)治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押刺进针法,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刺激数分钟,通以电针,取二个超越骨折断端的主穴为正负极,早期刺激宜轻,中后期刺激宜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继续治疗。
(三)疗效评价
对98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49例单纯艾灸),结果表明在骨折愈合上,无论骨痂强度、骨痂生长情况及下床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曲池、合谷、手三里。
配穴、足三里。
(二)治法
骨折10天内,仅取主穴,均单侧,骨折10天后加取配穴,双侧。针刺时均不解开固定夹板,在上述穴位皮肤处常规消毒后进针,主穴用提插捻转泻法,配穴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骨折10天内每日1次,骨折10天后,隔日针1次。另外,骨折10天内可配合敷贴活血药膏(由地鳖虫、虎杖、黄柏等7味中药组成),10天为一疗程,4疗程为一阶段。
(三)疗效评价
上法主要用于治疗骨折24小时内就治的桡骨远端与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共40例。经比较,在消肿止痛及骨折愈合上,针刺均较服中药或自愈组显著,手折为优(<0.05)。
针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杼、膈俞。
(二)治法
二穴均取,斜剌至得气,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30分钟。取针后艾灸3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共治50例,痊愈22例,显效3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药治疗)有效率为76.0%。
10小儿骨折保守复位法
1、手摸心会
所谓手摸心会就相当于古代的望、闻、问、切,凭借多年的行医经验,在手摸的过程中,通过x光片示意图,找准骨骼的移位方向。这一手法主要是对骨折情况做大概分析。
2、拔伸牵引
骨折程度有成角度骨折或者骨头断开的两种情况,拔伸牵引是通过肌肉的拉力,将骨骼拉开,进行骨骼间的复合。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抗肌肉的力量矫正骨端的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
3、旋转回绕
由于外作用力导致骨头断开,断开后的骨头由于肌肉的拉力重新拉回,造成的骨头回绕错位,这种骨折很难恢复原位,断开的骨端无法直接牵引拉回,这时需要利用肌肉的拉力同时向相反方向旋转拉伸,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一手法主要解决的是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和背向移位。
4、屈伸收展
针对的是骨头弯曲的骨折状况,根据角度的大小进行调节。主要解决骨折断端间的成角移位。
5、成角折顶
骨头断开后受肌肉的拉力在骨折面成角度的重叠在一起,这种骨折通过普通的拉伸,难以对正,这时需要通过折顶来解决残余骨断面的重叠移位。成角折顶主要解决骨折断端横断或带有锯齿的骨折。
6、端挤提按
主要解决的是骨折的侧方移位。
7、夹挤分骨
依据不同成角度的骨折采用或夹或挤的方式,使其骨断面重合。主要适用于小腿骨折及前臂骨折。
8、摇摆触碰
骨折复位后,骨骼之间有间隙,通过上下摇摆使骨骼间的间隙达到最小,这样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主要解决骨折复位后的间隙,使骨折断端的间隙达到最紧密程度,使断端面接触的最紧。
9、对扣捏合
如跟骨的骨折有多块,依据以上的方法将骨块对正到一起,其它的骨碎块就需要用这种捏合的方式进行修补。主要用于矫正粉碎性骨折及分叉性骨折。
10、按摩推拿
完成整个的骨头复位后,进行捋骨顺筋,将扭曲的肌肉、肌腱等进行最后的调整!
11小儿骨折饮食禁忌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就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小便次数,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再加上饮水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长期卧床,小便潴留,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顾虑重重。
6、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发生内出血,积血瘀滞,出现肿胀、疼痛,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被损组织开始修复,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就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
8、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比较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医院对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后,常需在家继续休养、康复。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愈合,尤其重要。
12小儿骨折饮食调理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一百天。说的是骨折之后恢复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骨折的病人在较长的恢复期间,病人的家属和病人都要注意饮食上的调养。
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烟。声名狼藉的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的愈合能力。
1、骨折后1~2周
此时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气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避免煎炸炒烩的酸辣、燥热、油腻之食品。至于黄豆骨头汤,属于肥腻滋补的范畴,所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诱发大便干燥之嫌,此阶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疗方、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2、骨折后2~4周
此时患者从生理上及精神上对骨折后的境况有所适应,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食疗方、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两周。
3、骨折后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并从骨痂向骨组织转化。患者胃口大开,饮食上并无禁忌,可食用任何高营养食物及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祖国传统医学对此颇有研究,认为此期食谱可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适当饮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疗方、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实践证明,对于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疗顺序滋补,病人的康复期明显缩短。
13小儿骨折常见愈合时间
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值。
1、锁骨骨折,4-6周。
2、内、外及后踝部骨折,4-6周。
3、肱骨外科颈骨折,4-6周。
4、髌骨骨折,4-6周。
5、肱骨髁上骨折,4-6周。
6、骨远端骨折,4-6周。
7、肱骨干骨折,4-8周。
8、胫腓骨骨折,8-10周。
9、股骨转子间(粗隆间)骨折,8-12周。
10、股骨干骨折,8-12周。
11、股骨颈骨折,12-24周。
14小儿骨折预防
1、坚持做些功能性体育活动,如每日坚持慢走等。这样可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几率。
2、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物品。如牛奶、鱼类、豆制品、蛋类等,必要时可以补充药物钙剂。
3、居室要合理,地面不要太滑,桌凳不要乱摆,常用的东西放置高度要适度。最后提醒老年人在起床时,在由坐位到站立等改变体位时需慢慢适应。
4、注意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外伤和意外事故发生,以免造成骨折。例如。
①锻炼时选择安静人少的地方;
②外出时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避开交通高峰,并较好有人陪同扶持,上街时较好不要骑自行车,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③在浴室中放置防滑垫;
④在便池旁安装扶手,地板选用防滑材料;
⑤保留夜间照明灯;
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采光;
⑦使用拐杖等。
5、定期体检,可适量服用抗衰老类药物,如维生素D、钙剂,必要时可使用性激素,但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还可常服补益肝肾、强筋
6、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
①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②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受伤;
③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和照明设施;
④衣着大方宽松,行动方便;
⑤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⑥高龄老人外出要有人照顾;
⑦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措施,改善肌力和视力,提高平衡和反应能力,防碰,防摔,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