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对肩肘腕的要求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陈式太极拳对于头劲项的要求,下面小编趁热打铁,再为大家讲一讲陈式太极拳对于肩肘腕的要求。以此来进一步巩固大家对陈式太极拳当中对身体部位要求的认识,以免在练习中出现误区。

对于身体的规范,其实有很多,但是太过于细节的东西还需要大家在练习中去体会,小编只能简单用文字解释一下。

练太极拳时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练拳日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且松肩不是軃肩,骨节松开肩自然松下。

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肘”,“松肩沉肘”被列为陈式太极拳的重要法则之一。松肩沉肘也能帮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并有利于“丹田内转”。肩部的旋转活动能起舒展肩部肌肉和韧带,并牵引背部两侧肌肉形成气贴脊背的作用。

松肩,要求我们放松,配合动作时要注意协调,做到柔缓舒展。

陈鑫先生对松肩的讲解更为详尽,他说:“肩塌下,不可架起来。”“转圈机关全在于肩,故肩中骨缝,宜令开张。”接着他又说:“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肩颙、肩井、扶突,皆松下。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自开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并,不可不知。”

“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必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此两肩式。”

肩的技击作用有前、后、左、右的靠法,如陈式太极拳一路势中的右进步靠,背折靠,七寸靠,迎门靠等都是随势用肩靠的。在运用中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实用。

在练习时要注意双肩对称,在定势时不可一高一低。

陈式太极拳主张两肩骨节有微向前合之意,以便有助于涵胸,气贴脊背和肋骨,肋肌的弧形松沉,外向前合。

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太极拳论》要求:“松肩,沉肘”。陈鑫先生解释松字为明确,他说:“臂部如挂在肩上。”不论顺缠逆缠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状态。但应注意走正旋时,当手逆缠向上斜开时,手从心口前旋转而出,肘尖不动,当以手领开肘部时,只以手带动小臂旋转,肘经常低于肩约五寸许,即使手的中指上与眼齐,肘尖仍然斜向外下方,不许转为平着向外;走反旋时,当手逆缠从心口前斜向左、右下方后外转开时,手必须经过胯部里侧再向后外转,不可以从心口前就以逆转,因为那样很容易使肘部向后突出而出现顶劲。逆缠的手如从左,右前上方向里收,也是以手领肘先将肘贴于肋旁,然后手收转到裆前(如二路砲捶,窝里炮的右手),不可使肘离肋内收,那样做必然使手部离开中线,以至丢劲。

洪均生先生在传授“肘法”时,特别强调“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十字秘诀。并阐明了“手莫离心,肘要贴肋”打手的重要方法。批判了“肘不贴肋”的错误观点。

肘的技击作用,是双方距离较近的着法,陈式太极拳分拗拦,顺拦(又名穿心肘),连环肘等。拗拦系右肘前发,而右步在后;顺拦系右肘与右步方向一致;连环肘是先右后左地向身之右、左后方交替而发。陈式太极拳的“远拳近肘”的配合占很多势子。如演手红捶的右拳左肘、高探马的左肘右拳,都是因敌而用的。但应注意:陈式太极拳步法总是配合手肘而先行佔好部位的。所以发肘不许将肘突出肋外,兼有护肋之能。手心仍须正对胸口,否则易被推出。因肘部攻击的部位正当胸(心)肋要害之处,所以有“能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说。

陈式太极拳的手腕是随着顺缠逆缠的变化而活动的。不论是掌或拳凡走顺缠,则腕部略向里转。外开则掌的中指,拳的食指中节都向外上斜转;向里收转,则掌、拳侧向前下斜角转回。走逆缠则腕部略向外转。开时走向同侧前上角;收时走向同侧后下斜角。都要作螺旋运动。

腕部在全身关节中为灵活,旋转角度很大。一般人重视了腕的旋转,但多从松柔灵活上练习,而忽视了“坐腕”。因此,容易造成腕力软弱,近于舞蹈式的揉腕,这样使内劲不易贯穿到手的指端,势必影响到手臂的朋劲积累增长。影响到打手中的朋、捋、挤、按、採、列、肘、靠的运用和解破擒拿的作用。

“坐腕”要求在手臂缠绕过程中,腕部既不强硬,也不可软弱,折其中,而要柔活,有韧性地运转,到定势时腕部要松沉下塌而有定向,这就叫“坐腕”。坐腕”也名为“塌腕”。坐腕不但对手掌的动作定向有关,而且对内劲由脊背而肩、而肘、而腕达于手指间也极有关系。能坐腕,手掌的发放变化,有特殊的作用。

陈鑫先生说:“把节(手腕)万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中。”看来腕部的变化极为重要。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