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简析陈式太极拳之“神韵”

先贤太极拳家的“内气鼓荡、气势腾挪”八个字似可概之。那么,我们如何追求太极拳的韵味呢?陈鑫要求,“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天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惊奇”。

根据笔者经验。在一般太极拳要求基本做到后,就要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训练:定量的盘架行拳,每天3~5遍,每遍15~20分钟,呼吸与拳架的配合及在周身中的运行。

每个拳势的拆拳解势与试劲;拳势中定势发劲的练习,着重单势发劲的练习;推手走化、发放,推手喂劲、吞劲及至散手等等(辅助功力训练诸如抖白蜡杆等)。

久而久之,你的太极拳渐渐不会在意自己的肢体如何摆放、怎样到位,而是在意内气运行,拳势贯劲,及至头脑无物,肢体下意识顺乎自然运动,身形如沧海一粟,纯粹系自然空间一分子,随天地间运转鼓荡。

就是推手、散手亦是如此,顺乎自然。诚如陈鑫所说:“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技至此,真神品矣!”这样的太极拳演练才具有“神韵”呀!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这样的太极拳吗?

陈式太极拳“意念”的三要素

一是想到“松与静”

我们不仅身体要放松,也要学会大脑会放松。好比我们初次上台演讲一样,如果思想不放松,思想紧张,也许到台上什么都会忘记,身体会出现僵硬。

所以只有学会如何放松,才能做到顺其自然,超常发挥。这是初学者非常重要的。“松”,也是练习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思想集中于一个“松”上,无论练习桩功,还是练习套路,都要求想到“松”。使全身各部位都能够处于放松状态。

“松”后必要入“静”。这种静是要求我们是意识形态上入静,也就是在我们练功时要注意大脑集中点,不能左顾右盼,不能想七想八,要把思想集中于练拳上。

“静”并不是静止,而这里的静,就是要求我们大脑专一,想着同一问题,在打拳时,你可以想到动作对不对,动作不对时要调整,哪里还没放松,哪里还出现紧张。

所以说,掌握这层关系,也就是掌握了“用意”的第一个要素,放松是前提条件。

二是想到“静与意”

刚刚我谈到了“静”字,实际我们静的目的就是思想集中,这种静都是由“意念”来引导,意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意念相对集中,帮助大脑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

动作矫健.但初学者往往是过不到思想集中,总是想这想那,或总想着内气如何运行等等,反而违背了清净无为的原意,初学者只要保持思想上的清净,把思想集中在练拳动作上,专心想着打拳,不胡思乱想就行。

我们初学太极拳时,就好比我们初学写字一样,能写成横平竖直,不东倒西歪,初学太极拳,身法上只要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不偏不倚。

步法上要求如,弓步、马步、虚步、丁步、开步和收步等等,动作力求规范,拳架运动的方位和路线,初学者知道这些就足够了,至于不可出现其它毛病等以后慢慢调整,不宜深究,一步一步来,功到自成。

关健是要掌握好运行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作到柔软松沉,开合大度,使整套拳打的大方顺遂。

练习太极拳,养成用“意”练拳是很重要的,意是思想的反映,是人的指南,是人的精神。我们在这所讲的“意”,有二种说法,一种是初学者用意念想着熟练架子,一种是用意念引导内气打拳,这是二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反映出练拳的不同风格。

你看他在那慢慢的打太极拳,在那里慢慢的摸,有人不知道怎么去摸,那叫瞎摸,有人是在用意念打拳,用意念引导拳,这二种拳路是不同的,差之毫哩失之千里呀!

由此可见,思想集中对于我们对意念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大家多多领悟。

三是“意与气”

太极拳的特点是内外兼修.当然初学者,是不能理解这些的,意与气的形成,要针对中级和高级阶段而言。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不仅是对形体的锻炼.还有对意、气、神等内在的东西的修炼。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