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 传统陈氏太极拳重心与虚实关系
如果没有了这个虚实转化,用左掌去硬推,那么左掌与所推之处就产生了双重现象,又如“掩手肱锤”中的拳法,在握拳时要外实、内虚,“运时散手(虚),着人成拳(实)。”
这样的虚实变化都是为了避免手法上的双重,此外,在拳架中体现着法与劲力的手为阳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击手”,为实手;在拳架中辅助配合的手为阴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指导手”为虚手。
在实战技击中双手的虚实也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技击的需要而转变,此时”指导手“与”打击手“可以互换,阴变阳、虚变实,只有分清双手的虚实,掌握其变化规律,应用起来才会从心所欲。
从整体动作的劲力变化上来看,虚实更为重要,在劲力的变化与转换过程中轻灵舒展的蓄势动作为虚,沉着充实的发力动作为实;整个动作的运劲过程为虚,一势终了的定势为实,如“懒扎衣”右脚轻灵舒展,如履薄冰的出步为虚,左脚坚如磐石的支撑为实。
右手的沉着发力为实,左手的放松下沉为虚。其实每一个拳势在重心变化上都有许多次,就一个小动作而言,它的重心与虚实也在不停的变化,因为决定它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如意念、呼吸等,平时我们所说的重心偏于那一侧,是一个瞬间的说法,并不代表整个拳势,这个“平衡点”只是在这一势终了,下一势启动前的一个瞬间定位,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人体重心的虚实由内到外,始终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拳论中讲“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
重心转换的虚灵,是避免双重达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的前提条件,要做到“随遇平衡”首先要分清腰胯的虚实,掌握重心的倒换方法,如胸腰螺旋右转时,松右胯翻左臀,从虚实上讲右胯则为虚,左胯为实,此刻身体右侧为虚,左侧为实。
如胸腰螺旋左转时,松左胯翻右臀,从虚实上讲左胯则为虚,右胯为实,此刻身体左侧为虚,右侧为实;当身体转正,呼气、放松、下沉时,两胯为一顺间的虚,丹田鼓荡,小腹为实。此外当身体向上腾跃时,四肢上升,中盘下沉,即四肢为虚,丹田为实。
在传统陈氏太极拳中重心倒换的方法有两种,即“裆走下弧倒换法”与“裆走后下弧倒换法。”当胸腰没有发生螺旋变化,重心由一侧移向另一侧时,要求会阴穴下沉,用裆走下弧(锅底形)倒换重心。
当胸腰发生螺旋变化,重心由一侧移向另一侧时,要求会阴穴下沉,用裆后走下弧(锅底形)倒换重心,这时要旋膝、转踝,使双腿走明显的缠丝劲,这里说明一点,“裆走下弧倒换法”胸向没有改变。
“裆走后下弧倒换法”胸向有所改变,两种方法同样走“锅底形”但有所不同,下弧倒换法重心是沿着锅底的弧线平移过去的,有点像顺着锅底直接滑过去一样;而后下弧倒换法重心是随着锅底的“圆”旋转走弧线移过去的,有点像围着锅边里侧旋转一样。
“裆走后下弧倒换法”特别有利于松胯、翻臀、转腰、圆裆、缠丝、蓄劲、和丹田内转。在传统陈氏太极拳中,所有的拳势都是靠这两种方法的组合来完成重心虚实互换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重心倒换法,才有了传统陈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合则太极,分则阴阳,动则螺旋”。
传统陈氏太极拳的三要素
(一)静
静就是安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静。练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杂念,做到“心中一无所着,一念一无所思”。这样,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为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
锻炼时,应坚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地方清洁卫生,可免于疾病传染;环境僻静,可以脱离一切吵杂声的干扰。这样,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轻浮、张狂之气。
总而言之,练习太极拳要在静字上狠下功夫,静下来后,可以专心考虑,细心揣摩。练好每个招式动作,分清虚实、开合等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