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卫生抗击小儿蛔虫病
小儿蛔虫病的不良反应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在儿童多见。主要是因小儿常在地上玩,手上带着含有蛔虫卵的尘土,不经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都会将蛔虫卵带入口中,进入胃肠道而感染得病。
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小儿的营养,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于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消瘦、贫血、发育迟缓。本病还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肚脐周围阵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从嘴里吐出虫子来。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现精神神 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夜眠不宁、咬牙、易惊等。虫体作为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病儿常见荨麻疹、皮肤搔痒、面部浮肿等。蛔虫钻进阑尾量多时,也可在肠子里滚成一团,造成肠梗阻,甚至肠穿孔。所以不能轻视了蛔虫病。预防本病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制止小孩在地面上做游戏如玩弹球等,特别是不要边玩土边吃食物。治疗可用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驱蛔灵,驱虫净及中药使君子、槟榔等。因为所有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滥用会给小儿带来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乱给小儿买药吃。
怎样防治蛔虫病
蛔虫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蛔虫成虫,一般生活在小肠,每条雌虫每次产卵约20万,这些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受精卵在合适的条件下,逐渐变为有感染力的虫卵,通过各种途径,被人吃到肚里,在小肠里面虫卵脱壳,变为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流,长途跋涉,移行到肺,穿过微血管进入肺泡,然后沿支气管树向上逆行,抵达咽喉,被人咽下,经胃到小肠定居。从虫卵进入人体,到成虫产卵约60~75天。幼虫在移行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部分的幼虫在胃肠被消灭掉。
蛔虫病有什么表现
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面,由于虫体活动刺激肠壁,小儿经常发生腹痛,多在脐周,疼痛不定时,疼时喜欢揉按。由于很多虫子在肠道内与小儿争夺营养,小儿营养就不足了,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由于蛔虫的毒素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患儿食欲不振,个别孩子发生偏食或异食,患儿喜欢吃煤渣、墙灰等非食用物。有的孩子出现低热、易怒、磨牙、易惊。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过敏现象。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腹膜炎等合并症。
怎样能知道宝宝肠内有蛔虫
许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面部上的虫斑(单纯糠疹)、眼睛上的巩膜蓝斑、手指甲上的白斑,和嘴唇内侧面的粟粒点,其实这些局部改变与肠蛔虫病的关系不大,不能仅凭这些改变就认定孩子肠内有蛔虫。可靠的证据,是孩子近期排过蛔虫或吐过蛔虫。如果没有排出蛔虫或吐蛔的病史,那就得做粪便显微镜的检查,如果发现有蛔虫卵,即使只有一个,也应该定为孩子肠内有蛔虫。但一二次检不到蛔虫卵,也不能否定肠蛔虫症的存在。
怎样防治蛔虫病
蛔虫症好治不好防。好治是说优质的驱虫药疗效好,副作用少。不好防是说蛔虫卵经过许多途径都能进入人的肠道,例如经过污染的食物、污染的双手、污染的水源,都能造成感染。所以预防初次感染、重复感染都很重要。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绝蛔虫病,如消灭苍蝇、蟑螂,做好粪便的管理、水源管理和食物管理,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坚持洗手,常剪指甲,不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或用消毒液浸泡。如能认真做到这些,就不会再感染蛔虫卵。
结语:孩子在患上蛔虫病以后就会出现厌食症,所以如果大家平时发现孩子的食欲不是很好的话,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吃饭的时候总是批评他们,通过上述的介绍以后,希望大家在孩子厌食的时候及时为孩子治疗,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