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太极拳应如何练习
太极拳之陈氏太极拳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的汉族拳术。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属于汉族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由古至今中国人所探索的一种人健康身体的修炼方法。太极拳名师亲传有十年不出门之说,而今社会正是处在高科技经济发展时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地,太极拳是否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的一个课题。太极拳的这种功夫能不能像我国古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一样,被各个国家用到了国防上。
我国的火药,从地雷、炮弹、巡航导弹、洲迹导弹,经过一次次地改进,使火药的杀伤力超出了地雷的作用,起增加的能量是无法计算地。如今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把探测器送上了火星,火药用途的一次次地改进不足百年。瓦特用蒸汽作动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从燃煤、燃油到利用风、光、水、电、核反应为动力源的过程也是在几十年内完成的。
太极者,刚柔兼至,浑于无迹,外形似柔内实刚,说柔有柔,要刚有刚,忽隐忽现,刚柔相济,此乃太极成功者之谓。然未成功前,如何积柔、如何成刚,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
首先,于理要明白太极刚柔的内涵;其次,于法要掌握正确修炼的方法,经过长时期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乃至刚柔相济的阶段。
太极二仪,柔之与刚。柔者阴柔,刚者阳刚;刚柔即阴阳之质,阴阳即刚柔之气。常运阴阳二气培养刚柔内劲,阴气流行则为阳,所以刚归至于柔;阳气凝聚则为阴,所以柔造至于刚。阴中有阳而柔中寓刚;阳中有阴而刚中寓柔,阴阳得中,刚柔兼至;所以,阴阳互济,刚柔相济。此太极阴阳刚柔之理也。
所谓柔者,相对刚而言,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之意,其含义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非软、非散,非轻浮,软散无力难以长功,轻浮无定难以生根,此皆偏柔之病。
所谓刚者,相对柔而言,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之意,其含义是气形诸外而内持沉着静重,精神内藏不露。非强为、非努气、非鼓劲,硬发强为气血不和而有损元气,努气鼓劲力刚易折而为人所乘,此皆偏刚之病。
拳经云: “欲刚先柔,欲扬先抑”,就是说欲成刚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此是太极自然循环之理。而欲柔先求松,由松沉人手而得柔顺柔韧劲。
关于松沉人手的要领和方法,可参见前节,这里不再赘述。至于太极柔劲的内涵须重复一下,即“太和元气,浑然中伏”,充于肌肤,敛于骨髓。气若不能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则无柔顺可言,亦无沉着可言,刚劲终难问津。如何使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其诀窍就在于“一松一紧”。
所谓一松一紧乃精神意气的松紧之谓,非筋皮肉骨的松紧之谓。心神意念一松则气敛骨髓、沉归丹田;心神意念一紧则气出丹田、充于肌肤。一松一紧的方法,就是柔顺沉着济刚柔的方法,也就是拳经所云的“一气运弛张”、“摩荡柔与刚”的道理。
一松一紧,气有弛张。弛者敛气入骨、归人丹田而为合;张者出于丹田、充于肌肤而为开。
一松一紧,神气鼓荡。隐于内是神意鼓荡,显于外是气势鼓荡,行同水流,止似山峙。
一松一紧,势有回环。气运十分似潮涨,此时为紧;气归丹田似潮落,此时为松。潮水拍岸自回头,一涨一落势回环。
一松一紧,折叠往返。欲紧先松,欲松先紧;松紧之中有折叠,往返之中有松紧。
一松一紧,蓄发相变。松时为蓄紧为发,松如蓄水,发似决堤。欲发先蓄,蓄而后发。
一松一紧,刚柔兼至。松之为柔而柔中有刚,紧之为刚而刚中有柔。外形似柔内实刚,阴阳互济无迹寻,外面柔似棉,内坚如钢条。
一松一紧在习拳练功时的运用和体现是:开展时为紧,沉合时为松;运劲时为紧,定式时为松;逆缠相开时为紧,顺缠相合时为松;胸腹开为紧,胸腹合为松;发放为紧,收蓄为松;进为紧,引为松;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有松,此圈与彼圈之间亦有松;往返折叠之处有松,转关运化之处亦有松。
总之,一动一静有松紧,一开一合有松紧,一圈之中有松紧,处处皆有一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一气运弛张,太极理循环。欲向何处寻刚柔,一松一紧运天机。 所以说,一松一紧济刚柔是培养太极刚柔内劲的入门诀窍。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内劲。缠丝劲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运动。
缠丝劲的特点是:其柔时,粘住何处何处缠,令人难进亦难去,如蝇虫落胶,有翅难飞;其刚时,挨着何处何处击,缠绕诸靠我皆依,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浑身上下处处是手,处处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古人谓之“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可物”。
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循环运动,只不过有隐有显、有强有弱而已。大者如宇宙间各星球的运行,小者如枪炮子弹的运动。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亦合乎养生保健的卫生之道。人体的经脉互为表里,交联环绕,如腰腹带脉、任督两脉以及行于里的三阴经、敷于表的三阳经,通过内缠丝外螺旋的运动,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平和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韧带,外强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