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了解书法与太极之势的理论

在日常的生活中,势这个词比较的常用,这许多的势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在太极拳中也有势的说法,势一经形成,它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势由盛而衰,所以要知道怎么去运用。

想要利用势,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势,知道它的发展原则。

势的发展,是根据势的组成因素而来,组成势的基础,说简单十分简单,但这简单倒是十分复杂的,犹如电脑。电脑的运算逻辑只是0与1,即开与关的多层次不同组合,0与1很简单,但简单的多层次组合便变得十分复杂,势与电脑一样,是简单的,但也是十分复杂的。

组成势的基础要素,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表达,是"阴阳",阴阳是中国式的代数符号,如数学上的正负,但比正负的内涵丰富得多,阴阳代表一分化为矛盾的二,但这矛盾的二又一统而合而为一,这分化统一连续不断就成为势的发展过程。《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是一个整体分化为相对矛盾的两部分,但这两部分虽分而不离,二者慢慢互相渗透,互相溶合,生出一个合体,合体为"三",例如历史的发展,秦朝一统天下,经数十年而酝酿出楚汉两股反对力量,楚汉相争,结果汉吞并楚而建立汉朝,秦是一,楚、汉是二,汉朝是三。一、二、三;一、二、三的过程不断重覆重迭,演化为万事万物。这种一、二、三的生生重迭多层次相加,每一个层次的和是"1、3、5、8、13、21、34、55、89",这个数列在数学上称为自然级数或费本纳奇级数,这个级数每个数前数与后数的比值,除了开始几个数外,比率都接近0.618,数值愈大,愈接近0.618,这个比率称为黄金分割率

一切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当环境的合适的时候自然就会增加。太极也是势的一种发展。

数量膨胀到一是限度时,资源被吸乾,或环境变化而变得不合适,转向负的方向发展(收缩),数量迅速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环境资源又变得合适,转向正的方向膨娠,一涨一落,势以连续"S"波形发展。这个连续多个"S"波形发展,是势的一个特点,其内在原因是阴阳相摩(相合)、相荡(相分),其发展形态不呈直线,而呈不定形的涨落,但其形态总是大大小小的"S"形立体曲线,古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阴阳相交处之"S"形曲线,与势的发展形态暗合。

系统思维是科学的尖端发展,是研究非线性发展的学问,所谓非线性,是相对于近代科学的线性机械论,是指事物的相关发展不呈直线关系而呈曲线,曲线的发展规律比直线复杂得多,但虽复杂而仍有规律可寻,近年甚受注目的"浑沌理论",发现在短期完全不可预期的浑沌运行状态,在长时间却依循一定的曲线模式运行。"分形理论"也发现在外表很不相同的形状,其基础是不变的曲线形结构。这些尖端科学理论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与势的曲线发展模式相关。

势是一条连续的"S"曲线,成波形,但也可以看成许多小段贯串而成,例如水波纹是连续的,但用微观分析,是相邻的水份子依一定的韵律升降造成。球场观众喜玩人浪,人浪是由一个观众站立高举双手又放低坐下,顺序由下一个观众做同样动作,不断的顺序下去,对面看台望过来,便见到一条或一片连绵不断的浪线,只要顺序连续不断,浪势可以围绕运动场环形看台连续不断发展,但若中间一断开,连接不起来,势便中断,浪也不继,这说明势的发展,是节节贯串的,每一节既要做本节应做之事,也要把这应做之事传递下去。

想要去用势解释人生的意义,也挺简单的其实自身就是势的一个延续。

势其实是各组成小节的韵律性活动,每一个小节如果能保持中心不变,小节可以自由的上下左右前后作均匀周期活动 ,这样的周期活动,动了有如未动,例如圆球作三百六十度均匀转动一周,上下前后左右都动过了,但四周与圆心的关系没有变过,虽动犹静。又例如汽球的涨缩,四周围绕虚的中心扩张之后收缩,一涨一缩成为一个开合周期,中心不动 ,如果这个开合周期由多个相邻小节顺序开合,就成为一个节节贯串的浪,这浪的每一小节开合,都是上借下势、前借后势、左借右势作周期活动 ,中心虽动犹静,各小节藉中心不变的韵律顺序的动而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整体开合之势,每一小节须依从韵律顺序,不抢先,不落后,则势自然连贯发展,生生不息,传递能量,这里面包含了"中"的概念。

"中"在太极思维与"和"并称,中其实由四周阴阳和谐相济而来,和则自然中,中则自然和,至中而太和,太和则至中,四周和谐平衡,中在其间。求和自然中,求中不求和,反而失中。

中国书法是势的艺术表现,是贯彻阴阳思维的美的实践。书法用特定的书写工具:毛笔,依循一定的法度,用墨写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除字义外兼具抽象的线条美,令人愈看愈赞叹,爱不释手。书法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一种势的表现,这势表现得好,使人感受到生生不息,与天地相感的自然之美。东汉蔡邕《九势》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书法一定要用毛笔,因为毛笔柔软,才能将手腕作立体"S"波形转动的生生不息之势,表现在平面的纸上,如用钢笔等现代书写工具,就只能表现平面的字形,缺乏毛笔那立体提按、控制阴阳、表现出自然之美的能力。书法之法,乃是自然中阴阳相济之法则。

书法讲究"横平、竖直,笔笔中锋"。笔势的中,是由笔锋作四周周期均匀转动而达致,即所谓"八面开锋",每作一点一划都要作一个或多个"S"波形转动 ,笔锋的前后左右都用过,加上提按,由中心落笔,由中心收笔,腕底两点交替挪动 ,左沉右升,右沉左升,与自然阴阳相济一致,一分为二,二生三,生生不息,点画虽分而有连续之势,这个势由手腕连贯作立体"S"转动 ,每转一周笔锋由中往外扩张,又由外围回中,完成一个涨落之势。横的笔势,要有轻微的上下转动 ,竖的笔势,要有轻微的左右转动,所以蔡邕提出"横鳞、竖勒之规",横中有竖才能平,竖中有横才能直,体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由点、而划、而字、而行、而段,而篇,体势连续,一气呵成,自然流露出饱满遒丽,体态灵动的美。学书法要临写前人佳迹,重点在学明家大师如何正确用腕,如何利用"S"形提按转动 ,顺势运笔,使点画体势连结,字字顺势成形而通篇自然流畅,不作态而自成一派,并不是只学字形布白,否则有形无质,学书不学法,艺术成就有限。宋朝黄庭坚赞赏五代杨凝式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说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学者众多,但都只学字形面目,学不到王羲之的笔法内涵(势),杨凝式书法外形与王书大不相同,但笔势法则如出一贯,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如果势的表现分文武,书法属文,则太极拳属武。太极拳以用意不用力,无力打有力名扬四海,其内涵是势,所以太极拳又称"八门五步十三势",八门五步是八卦五行在武术上的应用,八卦代表四方八面,五行代表螺旋扩大及螺旋收缩,八门五步是十三总势,代表势的立体扩大与缩小。太极拳利用势,能顺势,无力也能胜有力。其实不用力是顺势的一个重要条件,用意想立体螺旋扩大,将身体一节接一节的张开(太极拳称之为"松"),开尽之后又用意想以立体螺旋收缩,将身体一节接一节的合陇,用意一开一合,把自身的重量下沉到脚底,由地面反弹续节上行,顺势由脚、而腿、而腰、而肩、而肘、而腕、而指,节节贯串,将身体重量由脚根顺引至指梢,合势则引敌进使其落空,开势则使其失重跌出,全身放松开张,一动无有不动,整体和谐一致,太和至中,一合一开自能得机得势,能得机得势,就可以舍己从人,不抢先,不落后,将敌人的重量也顺势借过来,转一个"S"还给对方,势来不可挡,将对手制服。这在太极拳称为懂劲,懂劲以得势为基础,得势依赖阴阳相济,阴阳相济必须用意不用力,所用的意,就是八门五步十三总势之意。无力打有力,看似神奇,其实只是顺势。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