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了解关于内家拳练功要点

太极拳的练习主要讲究的是方法,方法选择对了练习起来相对来说也就会比较的简单了,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用一种方法来去否定另一种方法,这样是很不可取的。必须要把握住关键点。

内家拳的练习外练的是筋骨,内练的是精气。无论练习什么样的技能,都要心静,这也是前提。

内家拳由内炼精气神,至外练筋骨皮,是由内而外的练功方法。按道家天人感应的思想,内家拳乃是通过练功启动人体的小宇宙,和身外的大宇宙相融通,以激发人体潜能,达到吐浊纳新、固本培元、阴阳平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功法。

内家拳行功时讲究“松”、“柔”、“静”,强调“意守丹田”,即要“心意用静”。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就能始终集中在

在练习的动作上,需要的就是排除一切的杂念,做到心静。

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迅速、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器官系统变换动作的信息。内家拳采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练拳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即兴奋集中在很小的一定区域),而皮层的其它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人体能很快地消除疲劳。这对于畅通经络,增强呼吸机能,促进体内物质代谢,提高感官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有“肾为性命之本,肾壮则精足气充,神清目明”的说法,’内家拳遵循“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原则,这正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内家拳“深、长、细、缓、匀、柔”的呼吸,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正是在“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原则下,要求“主宰于腰”的习练方法。内家拳行功时,腰部松沉直竖地微微旋转带动上下肢体的动作,既锻炼了任、督二脉,又使带脉(腰部周围的

一圈,经络学称为带脉)膨胀,肾部充实,日久历练是能使带脉一圈肌肉丰满,小腹部冲脉有气势旺盛之感觉。

内家拳的练习也讲究尾闾正中,主要是因为在自身的身形有利于加强发力的能力。

要求行功时在前进、后退、左旋、右旋、中定都要始终注意“长强穴”的松沉直竖,这是“尾间正中”的关键。而“长强穴”是督脉的络穴,所以在行功时不断运转、压挤“长强穴”,是能够起到通调任、督,和提摄肛门的作用。(经络学谓:督脉为阳脉的总纲,有统帅各阳络的作用,它能调整和振奋全身阳气;任脉为“阴脉之海”,络一身之阴气。)

“劲贯四梢(两手两足尖端称为四梢)”是内家拳习练中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我国的经络学说一直很重视四肢末梢,认为十二经络是以四肢的末端作为终点和起点。针灸中的流注穴位:井、荥、俞、经、合,就全在“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这一带;十二井穴就是在手足十指尖端部位;和内脏有重要关系的“穴”、“络穴”,在手腕、足腕、足背等一带;儿科“推拿”中所有的穴位,几乎大都集中在手背、手掌和手腕。再从人体的神经分布状态来看,手足属于颈胸神经分布末梢区,较为敏感。因此,通过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传导,对内脏能够起到反射调整的作用。“劲贯四梢”要求动作螺旋式走弧形,成为圆运动,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旋转活动中得到无微不至的运动,所以,在习练中调整呼吸、畅通气血,因意导劲流转贯注于四梢,可以达到本固枝荣的目的。

内家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的运动,它要求的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气宜鼓荡的锻炼方法是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它通过呼吸和意念引导下的动向交换,使呼吸与内气潜转协调,使阴阳二仪互补和畅,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养生目的,这充分体现了“意气为君,骨肉为臣”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所以只要依法习练,假以时日,是能逐渐达到气遍身躯不稍滞境界的。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