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掌握陈氏太极行步游身推手

大家知道,对于推手来说,它是在技击的过程中必用的一项技能,推手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一个太极拳者的能力问题。我们可以从推手去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功力,太极拳的推手看着简单但练起来挺复杂的。

太极拳推手需要掌握其中的要点知识,光有形态是不行的,主要是内在的运用。

据《陈氏太极拳志》记载,河南温县陈家沟的第九世陈王廷,于明末清初创造太极拳的同时,还创造了陈氏太极拳双人推手法。陈氏太极拳双人推手以沾、黏、连、随、搠、捋、挤、按为中心内容,以螺旋缠绕为运动方式,锻炼大脑反应和皮肤触觉的灵敏性,综合了传统武术踢、打、摔、拿、跌等竞技技巧,并且有所发展。比如拿法,陈氏太极拳不单纯是拿人的关节,而是着重拿人的劲路,这就高于一般的武术拿法。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推手方法,技击性非常强,它的大优点是取代了过去武术界一些门派假想性、象征性的对打练习,并且解决了实习场地、护具和散打服装等问题,避免或减少了较技双方易出伤害事故的问题,成为随时随地两人可以搭手练习的竞技运动。通过这种推手方法的练习,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提高太极拳用劲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三百多年的传承,太极拳推手与太极拳一样,越来越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

陈氏太极拳在传承中,较多地保留了古朴的传统练法,延续了陈氏太极拳技击性较强的风格特点,在历代传人中出现了较多的技击高手。同时,太极拳推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此技传到陈氏第十八世陈照奎时,已发展到十余种推手方法,其中包括单挽花(单手平圆推法、单手立圆推法)、双挽花(一顺一逆、双顺双逆)、合步推手(四正法)、顺步推手(四隅法)、大捋、活步推手(进一退一、进三退三)、圆形推手、散推、乱踩花(花脚步)等。陈氏太极拳推手是在学好太极拳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太极拳技艺的功夫。学习太极拳推手应当有一定的拳架功夫,要有深厚的内功(内气),要初步掌握太极拳特有的螺旋缠丝劲。通过推手不但可以检验拳式姿势的正确与否,还可以将拳架中所学到的各种招式运用到推手之中,在与对方推手较技中,逐渐体悟太极拳搠、捋、挤、按、采、挒、肘、靠,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在上述基础上,巧妙地把传统武术抓、拿、摔、打、跌诸技熔为一炉,内外兼练,提高散打实战之能力。

太极拳的推手也有很多种的练法,每种练法中都有独特之处,选择一种方法是关键。

对陈氏太极拳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十几年来坚持每天必练陈氏老架大架一路拳(八十一式),陈氏二路拳(炮捶),并兼习陈氏太极刀(单、双)、枪、剑(单、双)、棍、锏,以及太极球、太极尺、缠丝杠、大杆子等功力训练。在每天练习太极拳套路的同时,本人对陈氏太极拳推手也略有研究。在多年对太极推手的学习实践中,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学习掌握的推手方法虽然已经很多了,但在步法运用上,还不够完善、灵活。比如进一退一、进三退三,只是直进直退,显得有些死板;圆形推手虽然在步法上有些改进,但是由于步法、手法的程式化太重,仍显得不够自然流畅:就是被门内人非常看重的乱踩花推手,虽然从步法、手法变化上有较大突破,但放得还不是很开,不能在双方运动之中充分发挥出太极拳黏走柔化、不丢不顶、灵活多变、顺势借力、引进落空的独特技术风格。

通过多年的太极拳推手学习与实践,我常想怎样才能使太极拳推手从相对静止(定步或略有动作)状态走向真正的活步推手,即真正地随心所欲地变化步法、随心所欲地变化手法(招式),使太极拳特有的螺旋缠丝、沾黏连随、随机应变、借力打人的技艺在活步推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实这也是前辈大师们所追求提倡的练法。陈照奎生前就曾告诫他的弟子,推手要多练活步推手。

后来我慢慢想到,太极拳推手的宗旨是什么?太极拳推手是作为拳架到散打实作的一个过渡,是太极散打前的重要预演,是对习拳者手、眼、身法、步诸项技艺的实践检验。也可以说太极拳推手,是进入散打实作前的军事演习。在这个演习过程中,所有要用到未来战场上的各种轻重武器(各种招法),都要拿出来试用一下。所以有“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之说。散打是什么?散打是拳场、擂台上敌我双方实力、技巧的斗智斗勇,是分毫不让的决斗。散打是要调动参与者,从心智到体能、搏杀技术以及精神气质的大能量的投入,只有勇敢面对、敢于拼搏者,才会战败对手取得后胜利。

总体的来说,我们需要符合散打的要求,然后研究出一种不脱离太极拳而且接近散打的推手。

我仔细研究了先贤传下来的多种推手方法,我觉得这些推手方法非常好,由简入繁、步步深入,从内功修炼到招法运用,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在先人的基础上,略加充实,即把内家拳用于散打实作,且行之有效地将一些步法糅进太极拳推手之中,如直行步、斜行步、弧形步、走圈步、龙形步、摆扣步等等,这些步法在内家拳对敌交手中非常实用、成效显著。而今天太极拳推手所缺少的就是这些灵活多变的步法。有了这个理念,本人在练习传统的太极拳推手时作了进一步的充实改进。

方法:

1.学习推手前先打好拳架基础,系统学习传统老架大架陈氏太极拳一路(八十三式)、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捶七十一式),好在学习2~3年后(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再系统学习推手。没有拳架基础,则难懂缠丝劲。没有拳架基础,更难以把太极拳“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的独特练功方法运用到推手之中。

2.认真学习前人总结的各种推手方法。主要掌握单推手、双推(四正、四隅)大捋、散推、乱踩花等推手方法。通过这些推手方法的锻炼,熟练应用太极拳的各种缠丝劲,体会沾、黏、连、随的技巧,掌握不丢不顶的火候,提高听化蓄发的能力。

3.系统学习内家拳的各种实用步法,重点掌握直行步、斜行步、弧形步、走圈步、龙形步、摆扣步等。

4.掌握了上述传统太极拳主要推手技法后,开始进入陈氏太极拳行步游身推手的实作阶段。

(1)学习行步游身推手,首先由老师讲明要领,然后带领学生实际操练。初习时动作要慢,方法要简单。由一人领练,一人相随。初习时先不求变化,先一种步法一种招式地去练,慢慢增加内容。

(2)慢慢加快速度,有慢有快,有快有慢。增加方向角度的变化,领练者有意识地向四面八方各个角落引领随练者,通过不同速度、不同方向角度的变化,体悟(心意、皮肤感知)对方的手法、身法、步法变化,慢慢体会沾、黏、连、随之劲。

(3)在步法、身法变化,沾黏连随诸劲有了一定基础后,逐步增加手法变化。习练太极拳推手要遵循沾黏连随四字诀,在不丢不顶上求功夫。行步游身推手法还要增加一个训练内容,就是在一人领练时随时有意识地将手臂离开对方,然后再变换另一种手法(招式)继续搭手领带,锻炼对方的应变能力。这种练习改变以往推手只能双方搭手不能脱离的机械形式,这时的手法可快可慢、可刚可柔,但是要手离意不离、势断神不断。说玄点,就是双方沾黏连随的意识流已延伸到手臂之外,有一种自.然的灵动感。

(4)锻炼发力。太极行步游身推手训练到一定阶段,领练之人可以在不同方向角度,运用太极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原则,向对方发招放劲(不是打是放),由慢而快,由快而变,快慢相问,刚柔相济。对方接手(招)时,也要尽可能利用步法身法的游化与手法的缠绕,吸化引带而破之,而不是像有些拳种那样接手一味生磕硬碰、生拉硬拽。

(5)当老师引领学生到一定火候,学习者基本适应了手脚、身法的各种变化时,就要改变一边倒的练习(即只是一人领一人随)方法了,这时就要双方任意轮换变化,随时变换角色,在不停息的游身走转中相互体味对方的变化。此时步法可快可慢,身随步转,手随身变。但不管怎么变,都不能离开太极推手沾、黏、连、随的原则,双方在彼此攻防黏走柔化的过程中,于不丢不顶之中讨消息。

陈氏太极拳行步游身推手法,是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吸收了内家拳的诸多实用步法加以整理创编的。此技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太极拳推手的实用性,二是为普通练功者提供了一个活泼生动的健身方法。太极推手是由拳架到散打实作的重要过程,练习太极拳行步游身推手中,增加了内家拳常用的多种灵活实用的步法,进一步充实、丰富了太极拳八门五步的技法内涵。在手法运用上,不是简单地双方搭手缠绕,而是不拘~格地运用各种手法、身法、步法之变化,可以随心所欲,灵活变化。如可以单手相搭缠绕、推放,可以双手搠、捋、采、拿,也可以肘击、肩靠、胯打,甚至可以膝击、脚蹬。但是这些手脚招法的攻防变化,都必须在游身走转之中进行,都是在太极拳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黏走柔化、顺势而发的原则下进行,绝无半点生拉硬拽、蛮打乱扯的动作发生。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