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初学者需懂的拳理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动作以柔为主,不同外家拳出拳之刚猛,所以这就要求初学太极拳者首先要明白太极的拳理,要懂得太极拳的精髓所在,虽说实践中出真知,但毕竟练习还是需要理论做指导的。下面们就谈谈太极拳的拳理。

练太极拳主张气的修为,并不需要太钢化自己的身体,旨在将劲力运于体内。

武术界向来有“内练—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样的老话,这就简明地说清楚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它们的目的不同,锻炼的方法也因之而异了。

内家拳以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为有名,以松柔和全身完整之劲见长,都偏重于内气的锻炼(也就是偏重于气功的武术),健身的效果为明显。很多拳帅,在青年时代,内外两家都练.到了中年以后,都只练内家拳了。我也曾见到过几个先前练外家拳很有成就的,后来转而学了太极拳,只练太极拳了。因为凡用力的事,必然耗气,也就是练外家拳,对体力的消耗太大,对年纪稍大的,很明显地不容易适应,于养生不利了。

太极拳,作为典型的内家拳,更偏向身心的修养,既注重武术的提升,也更注重德行的高尚。

内家拳虽练体与养气、养神并重,但到了功夫较深的时候,则是养重于练,对精力的储备多,消耗少,更有利于却病延年。

为了说明问题,客观地比较了太极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就拳理说,太极拳自有它高深与细致的地方,正因为这样,它也就特别难学,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不遇明师,还很难入门;有成就的,向来也为数不多。外家拳各关节用力的次序与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相同,因而比较容易入手,不过经过训练,速度快些,力量大些,也容易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能较快地达到可以竞技的程度。太极拳未到自由运用的程度,是不能和外家拳抗衡的。

急于求成的人,去学外家拳,见效快些。想研究太极拳的,先得问问自己是否有恒心?思想方法是否细致、客观?还得知道三五几年功夫是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

初学者在练习太极拳时,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误区,如不及时纠正,养成习惯则很难改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找一名师傅做指导。

初学者拳中往往有这些缺点:

一、上下不随

上下不随的原因,在于每式中腰、胯、膝部走的线路较短,而一般人用后脚向前蹬的力又太大,速度太快,所以每每导致弓步先成(懂得沉劲的人不多),而两手走的线路较长,手上定点后到。对症的方法:初学者应该调整其速度,等到你会以腰练拳时,上下相随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

二、用力太大,是外家拳的硬劲、明劲

用力太大,明劲硬劲,是对应从“轻”字入手认识不足。要学会默识揣摩,用小的力来练拳。

三、手上主动太多,不明节节贯串之理,柔味不足

要腰带动四肢,手的动作应是被动多于主动。节节贯穿是由腰、背、肘、腕的次序,由内到外,是和在日常生活中用力的次序是相反的。是疏通经络的导引术,也是内劲必由的通路。

四、精神外露、断劲太多、速度不匀

应神宜内敛,扬弃外形上的手法观点,进入内劲的探索,讲松柔,求完整。亦即舍着求劲,舍外求内。

拳论上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不少人习惯于用“着”,对“着”很赏识,很沉醉。其实,用“着”可以说是一种本能,一般人打架的拳脚动作,就是“ 着”;外家拳讲究的手法,也不过是在“着”上的善巧运用。在太极拳技法中,“着”指拳架。对“着”的熟练,仅只是初学一二年该学会的本事。应该在着熟的基础上,进入对“劲”的研习,去求“渐悟懂劲。”不能只停滞在外形上没完没了的“着”的应用上,重外形的同时,更重视进入内容,这才是学太极拳者的主要任务;也是学太极拳者要长期从事练习推手的原因。只有在推手中学会“懂劲”了,才有可能慢慢上升到让人感到神明莫测的高级境界。

着,是有形迹可以模仿的外在动作,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在的东西。而劲,是隐藏于内,运行于内,外面看不见的,所以才称为内劲。要凭聪明智慧,才能感知出它的质量来。因此,我才提出:太极拳是一种抽象的学问。

但是很多人习惯于瞪着一对大眼睛用力、鼓劲(明劲、硬劲),只知在实处用功夫,就将太极拳的“抽象味”弄错了,有名无实了。也有人反对我将太极拳拳理谈得抽象,说是用不着说得那么玄!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抽象的,是玄的。我又怎敢对读者说假话呢?!

“着”的运用,见效较快,这是一般人对它很欣赏、沉醉的原因。“劲”要将全身各关节松软了、完整一气了,才出得来。而这追求全身柔软的过程又很长,决非短期内所能见效,必须勤学苦练,在身内去努力探索。这全是抽象的事,因而就要求学太极拳者具有耐心、细致的性格和客观的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非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可。正因为对内劲的探索不易,懂劲的道路难行,取得高度成就的,向来就不多,所以,前人在拳论中,才说出了“非有夙慧,不能悟也”这种极为有分量的话来!如果仅仅是凭硬劲、明劲,剑拔弩张、匹夫之勇就叫太极拳,学会既容易。学好也不难,前人何必还说什么“非有夙慧,不能悟也”?!

用硬劲或柔劲,方法不同,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技击效果;而长期用硬劲或柔劲,对我们本身的体质和气质,也起到了不同的改造与熏陶的作用。只要看看举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就知道用力的方法不同,在身体上产生的差别可以是多么大,这还只是就外形说的。而太极拳更追求思想上、心灵上的灵敏细致。

太极拳为什么难学难成?在诸多原因中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它太抽象、太细致了,对人的要求太高了,粗人做不好细活。要想学好太极拳,就非将自己的思想方法彻底改造不可,真可以说是要脱胎换骨、重铸性格的。

长期耐心地追求内劲的完整与听劲的细致,精益求精就成了一种修养。会培养出一个人应该具备而又不可少的优良气质来。所以,真正的太极拳高手,大都显得沉静端庄、雍容谦和、举止文雅、精神饱满而又含藏不露、内有所守、怡然自得,决不会有矜骄之像,更不会气浊神露,现出凶神恶煞的俗气样子来。这就是内养与外壮的不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