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太极身法八要与穴位关系下

上一篇文章,小编通过太极拳身法八要的前四个要点“提顶、吊裆、涵胸、拔背”对穴位的作用和大家做了相关介绍,下面小编再以身法八要的后四个要点“松肩、沉肘、护肫、护肫”继续做讲述,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

松肩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放松自己的肩膀,避免僵硬。

肩上之肩井穴,位于肩上凹处,属足少阳胆经,胆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肩井穴又与双足之涌泉穴上下遥遥相对,练拳时应注意让涌泉穴与肩井穴相互贯通,松肩则气血自肩井降于涌泉,而泉中之水又可自井中涌出,好比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一样。如此则上下气血相贯,循环不已,肩膀自然松活,足下稳健。另外,肩井作为背脊与上肢的连接部位,为内劲的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沉肘

沉肘指肘关节要常保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抬。肘为上肢的中节,亦是五俞穴、中合穴的会集点。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合穴都在肘部的内外侧分布,其中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为重要。曲池,又名阳泽。武派太极拳起势时,保持合谷穴与曲池穴遥遥相对,则肘自然下沉。活动曲池穴对治疗老年人的肘痛,尤其有效。此外肘部还分布有小海、少海、曲泽、尺泽等合穴,是经络之气汇集的重要部位。

做好松肩、沉肘对于其他身法的要求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

裹裆

裆部为二阴所在,二阴之间的会阴穴,又称为下丹田。裆部是足三阴经自足至腹的必经部位,阴踽、阴维亦从此上通于胸腹,可谓诸阴经汇聚之所,故裹裆在护卫自身安全和保健上都是非常紧要的。

护肫

护肫即护住中线及两胁。肫原指鸟类的胃,此处借指人体两腋下软肋及身前中线部位。在两胁下有大包、章门、期门等穴,在胸前中线上有膻中、中脘等要穴。大包属足太阴脾经,为脾之大络,统络阴阳诸经。章门、期门穴皆属足厥阴肝经,均为气血出入内脏之要地。章门还是足厥阴、带脉之会合处,地位重要。期门为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中脘穴属任脉,“禀人之中气,营气之所出”,为调理中焦第一要穴。因此在技击时,做好护肫是保护自身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

除“身法八要”所涉及的经穴之外,郝月如又提出腾挪、闪战、尾间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等身法要求。其中尾闾正中和气沉丹田涵括了两个重要穴位:长强和气海。长强又名龟尾,在尾骨端与肛门之间,为督脉的起始穴,与任脉相络属。此穴历来被古代内练家所重视,<会元针灸学>载:“长强者,长于阳而强于阴,……长强为纯阳初始,使脏中生纯阳正气,舒缓各部器官,故名长强”。

气海,就是指丹田,是区域性的,不是单指一点。

气海穴在关元与神阙两穴之间,接近于丹田的中心。气海穴下为小肠,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即心火自经络下达于小肠,以增加小肠的热力而助小肠消化吸收食物之精华,变为精血,营养周身。

故气海与膻中一主先天元气,一主后天宗气,皆为人身之重要部位,无论养生或技击,皆须时时顾护(笔者注:上文曾提到在胸部之中心的膻中穴“为气之海”,此处又言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的位置,原因何在?原来中医认为人先天之肾气,又称元气,积藏在小腹部位,为生命之原动力;而后天之宗气,又称大气,贮存于胸中)。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还涉及到一对重要的穴位,即命门与神阙。关于神阙与命门之间的关系,恩师吴文翰先生曾言道:“神阙与命门要相吞吐,化解时命门吸神阙谓之吞,发放时命门催神阙谓之吐,是气机鼓荡的根源”(神阙即肚脐)。

命门,位于后腰督脉上,在第二腰椎脊突下凹陷处取穴。命门是人身阳气之根本,其中所藏之真火是人生命的原动力,对人的生殖发育和饮食的消化吸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故命门火衰的人,常表现出四肢发凉,腰腹冷痛,阳萎早泄等症状,而习练太极拳正可以培补命门真火,强肾益精。太极拳经典拳论中所强调的“以腰为轴”,“命意源头在腰隙”等要领,皆是增强命门真火的不二法门。练拳日久者,常可感觉周身温暖舒适,腰腿灵活,耳目聪明,此皆源于肾精与命火充沛之故。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身法要领,把人体作为一个和谐而生机勃勃的整体,以经络气血通调为旨,以重大关节处的提点与关顾为立足点,从而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个体生命由内到外的全息关怀。对太极拳身法要领的“形”的把握只是基础的层面,对“意”的体悟与践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方可谓登堂入室。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