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简述太极拳拳打一半意内涵

在太极拳中我们经常说“用意不用力”,今天小编就从“用意”的角度来为大家做相关的简述,不过小编要说的是“拳打一半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对这句话有新的认识,并在实践练习中可以得到运用和提高。

学习太极拳,我们一定要注意谨慎,不能局限于字面的理解。

“用意不用力”这几个字道尽了太极之奥妙,使人终生受用。但是如何用意,这里暗藏着许多玄机。只能提出“拳打一半意”的观点。

“用意”,从根本上讲是大脑神经活动,故先应将“意”分为两半,一半为无意,一半为有意。“无意”指大脑处于休眠状态,“有意”则用于运拳。大脑一部分休息、一半打拳,这就是一半无意、一半有意。

所以说,大家要区分当中的具体要求。

有人会问,拳打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百分之百用意岂不更好?回答是否定的。这里须明确全部用意或者说百分之百用意有什么弊端。

弊端之一:用全意极易造成着意障碍,走进“过”与“不及”之误区。初练太极拳切忌着意而形成固执意识,继而导致动作僵拙。孔子提出“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拳打一半意”。

弊端之二:用全意不能持久。弦绷得太紧必易断,用意太过必导致散乱。

正所谓“物极必反”,所以我们要注意适度的原则。

弊端之三:用全意不利于放松身体,从肌肉,到骨,到筋,到五脏六腑,到奇经八脉,都不易于放松,这已被训练实践所证明。

与用全意相反,用一半意则可较好地避免上述弊端。习拳者在似有意又似无意中运拳,可以大限度地放松肢体,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以至每个毛孔都松开,正因为大脑有一半休息,即使运拳时间较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那么,“一半意”究竟用些什么?

初始阶段,用意在套路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及过渡转换性与周身轻灵性四个方面。

而到了提高阶段,动作已趋向自动化,用意则在手心、脚心、胸前、体周的大小气球上,及动作的循经合脉两方面。

小架的搂膝拗步。白鹤亮翅打完后,两手心如有小气球,右脚重心如踏棉花包,主要劲在眉毛的右掌掌缘上。小架拳上不过眉,右掌带劲,螺旋劲旋转在小指,此为顺缠,领劲掌从面前滚缠,合住双臂。

同时百会上领的劲也跟着从百会到大椎通脊下行到腿,劲已下行到足,踏实,合右裆,这时双掌一合,交叉,这是一个踩拿得劲,缠在右膝前。

裆以螺旋劲走左后弧(使两肾互换),也就是后裆劲,右臂掌随腰由后向前转,左臂掌带劲由左身前平搂,内劲开始下行到腿足,下到足的劲再次由脚而腿上送,使左脚逐渐踏平,重心四六分,劲从裆上行到尾间,内劲从尾闾经腰节节上送,两臂在接腰脊劲,右臂向正东缓缓前打,左臂掌由前向后抽拉,劲以达两臂,此时合右裆,右臂掌劲占6分击出,这是从阴变成阳,左臂掌劲占四分。

从阳变成阴。右臂掌为实掌与腰脊背形成前后对拉,两掌上下对拉,百会与尾间上下对拉,两掌前后对拉。

两掌劳宫穴有突意。当劲达手时,除了劳宫穴外突之外,应意达四梢,使气血劲送到四梢。

人家从后面搂抱,合即出。不是用裆劲打,这时合住双裆,用腰劲打。 内气的流走方向与经络运行方向配合,由右向左,手心、脚心的小气球在这一流程中有收放、聚散、开合与进退,习拳者必能体味其中意趣。

小架的腰裆胯 的位置结构 不管是静态 还是动态 是其它太极拳架式 无法比的。有的东西语言无法给 不懂的人讲明白 容易遭到误解 好像在标榜,它是很科学的。有一套系统和理论的支撑。

深化阶段时,习拳者已不太在意意识对于经路、脉络、气路、血路、肢体动作的指挥与导引,一切动作都在自然而然的驱动下缓缓行进,脚之踢、蹬、分,手之推、按、捋,都已几乎不知。

习拳者的总体感觉是轻飘飘,柔缓缓,松活活,不知一副身躯为何物。拳架如同一个影子、一张纸、一根游丝,飘来浮去,如处此境虽说是“一半意”,实则已无一半意。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