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提高太极拳的学习效率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普及,现在太极拳的课程及培训班也是层出不穷,当然教学方法也都各有其特点,关于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水平,其实还是需要从大家的兴趣开始谈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谈谈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兴趣是我们学好或者做好某一件事的重要原因,只有感兴趣了,我们才会主动花精力去学习,去了解,学太极拳就是这样。

青年学生活跃好动,喜欢快节奏的动作,初接触太极拳时,普遍兴趣不高,并戏称之为“摸鱼”。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管教动作,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今天课教完,学生明天就全部“还”给你了,费了很大气力,收效甚微。

因此,在太极拳教学初期,应先从医疗体育知识入手,加强太极拳特点及注意事项,技术要领,防病治病等功能的理论教育;配以优秀运动员完美示范的电化教育;以一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运动员潇洒自如,行云流水的示范,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要引导得当,真正使学生被动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形成教师上课教,学生下课练的态势,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向学生们展现太极拳的魅力,必然会技法他们学习的兴趣。

先下后上

上下相随,周身协调,重心稳定,虚实分明,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太极拳教学应遵循先教下肢动作,再教上肢动作,后进行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的原则。

在套路教学前,先要求学生上体正直安舒,两手背后,腿屈到所要求的程度,按开步----弓腿----倒重撇脚尖---收腿上步----开步的顺序练习下肢“进”步;按退步----移重心----并步----并步----退步的顺序进行下肢“退”步的练习,以及侧行步,虚步练习等等。

体会腿的虚实转换和下肢肌肉的本体感觉。然后进行“拳”“勾”“掌”等手型和“抱”“分”“搂”“推”等上肢练习,体会手臂圆活自然的运行路线。

太极拳的学习很多时候都在于感悟,不是做好简单的几个动作就可以的。

在各单势教学中,只要先把下肢动作抓好,把转移重心,步法变换弄懂,再把上肢动作分解教会学生,后完成上下肢完整动作的协调配合,再强调以腰的旋转带动腿的运动。 这样由脚而腿而腰再上肢,完成一个单势动作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粗讲精练

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教学初期,教师如果过分地追求动作规范,过分地强调动作细节,往往会适得其反。

教得越细,学生越不容易接受,常常顾此失彼,不知所措,渐渐地畏难泄气,对练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对初学者,开始的教学易粗不易细,先让学生粗略地掌握动作概貌,熟练后再细抠动作。

也就是说,得天独厚记学生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运行方向等动作,外形上大体规范,能把动作比划下来。待动作熟练后,再进一步要求呼吸、意念、连贯、协调等。

如教授“左云手”时,只要学生能比划出侧行步的重心交替,常握翻常开步时机和云手的路线即可,百对以腰带臂,眼随手动,呼吸配合等细节暂不做过高要求。

同时也应注意,在这种先粗后精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大致上会比划动作时,及时细抠动作,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而难以改正。

形神合一

“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意动身随”,是练拳人的口禅。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应先把外形教好,再进行精气神的练习,后形神合一;先把单势动作教好,再要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只有把整个动作学会练熟,才能使精气神贯注到每个细小动作中,用意识引导动作,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达到圆活自然,协调完整之目的。

如“搂膝拗步”一势的教学,先让学生看示范,用心记,再随教师做模仿练习。待动作熟练后,就要求学生用想象引导动作。

想象先行的手搂掉对方踢来的腿脚,另一手则用力推对方一掌,以拳架促进内神,再配以搂吸推呼的呼吸配合,使做出的动作刚柔相济,内外兼修。

总而言之,对太极拳的初学者,只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手段,突出上述四点教法,注重引导,才能使太极拳教学由繁到简,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