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学习太极拳的沾连粘随

太极拳的运用极具技巧性,当中主要的就是离不开“沾连粘随”四字的把握和运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我们如何可以做到“沾连粘随”,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大家对这四个字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太极拳学习时,我们不能脱离它的内在要求和核心思想。

“沾”,讲的是太极拳的接手要轻,要准。太极拳打手时,首先就是要接手,接手一是要准,二是要轻,不要重。轻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诗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可以用来形容打手时的“沾”,就是轻轻地像细雨沾衣一样沾住就行了。

为什么要轻呢?因为轻则灵。推手练习的是“听劲”的功夫,如果你放松,动作轻,感觉就灵敏;如果重,感觉就相对迟钝。所以,“沾”一定要轻,要灵,这样才能了解对方的劲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习“沾”,关键就是在于对劲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连”,讲的是推手时,双方的手臂互相缠绕往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尽量不要与对方脱离。不仅动作要“连”,在意念上也要“意在人先”,预先感知对方的动作意图。这主要是练习顺随的功夫,要求双方的手臂相吸相连,不要脱离开。

“粘”,是在“沾连”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它和“沾连”不同,是要制住对方。在推手时,一定要缠住对方,“粘”的方法重要的是要控制住对方的三节——身体的三节是头、躯干、下肢;手臂的三节是手、肘、肩;下肢的三节是脚、膝、髋。推手主要是控制手臂的三节,要捋根节,堵中节,塌梢节。

就是捋要从对方的根节上捋下来,把中节堵住,用塌劲控制手腕。总之,只有在推手中控制对方的三节,才能“粘”以制敌。也就是说,推手时,并不是仅仅和对方相随相连就可以了,还要把对方往不顺随的地方引导,造成对方的背势;如果是活步推手,还要控制住对方身体、下肢的三节,也就是要“粘”住对方,造成对方不能走化的局面。这样才能形成我顺人背的局面,所以王宗岳说:“我顺人背谓之粘。”这时,胳臂不能僵硬,应该像皮条一样柔软。

这一些要求需要我们从实践练习中去掌握,并通过不断的运用来得到提高。

后是“随”,就是随人所动。但是,“随”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和对方相合。不仅要在动作上相合,而且要在神意上和对方相合。只有做到了“合”,才能练习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这样才能做到“引进落空合即出”。“连”和“随”是不一样的,“随”要求你做到“合”,只有“合”,才能因敌变化而变化,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

这四个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包含了太极拳的推手形式,包括了推手的技术,包括了推手学习的过程,包括了推手时的态度。

练习“沾连粘随”时,要注意四个毛病,即丢扁顶抗。

顶,就是顶牛,不知道走化,这是我们在推手中常见的现象。走化应该是从腰上走化,走化不了,就会顶牛。

扁,就是对方推你,你不走化地退让,身法就偏了。

丢,就是不能连随,跟不上对方,脱离对方。

抗,就是用力和对方对抗。

“顶”和“抗”都属于王宗岳说的“无过不及”中的“过”。用力过度,就容易让对方利用,造成自己的被动。“丢”和“扁”是“不及”。这时身法不正确,不能走化,不能探听对方的虚实,很容易让对方乘虚而入,被发放出去。所以,只有避免了“丢扁顶抗”这四病,你才能练好“沾连粘随”的功夫。

“沾连粘随”是推手的基本功,散手训练也离不开“沾连粘随”。要进一步学习太极拳,还要研究武禹襄提出的“敷盖对吞”四字秘诀,以及李亦畬提出的“擎引松放”撒放秘诀、郝月如老师总结的“引化拿发”四字要诀。

但是,以上这些,都离不开武禹襄提出的“起承转合”。做到了“起承转合”,就能达到一线贯穿。

“沾连粘随”虽然主要讲的是打手(推手)的原则和练习方法,但是在套路练习中,也要讲究“沾连粘随”。套路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太极拳的规律,懂得太极拳的规矩。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通过套路练习,使自己处处合规矩,处处守规矩,还要能够脱离规矩,后达到脱规矩而又合规矩。只有在套路练习中达到身法正确,处处合规矩,你才能练习推手。

推手是在套路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功夫是通过练习拳架套路积累起来的,拳架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太极拳十三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所以,打拳时,一定要心里有拳,明白八法。以前,很多太极拳老前辈平时并不经常和人推手,但是,他的推手功夫却相当好,这就是从练习拳架中积累出来的功夫。

因此,我们练习拳架必须达到四个方面:一是明白拳式的名字,二是知道拳式练习的方法,三是明白拳式的用法,四是明白拳式的变化。只有达到这四点,才是真正学会了套路。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