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简析眼法在太极拳中有何作用

眼是太极拳练习的重要特征,通过眼可以观察出你是否集中精神。太极拳的特点是聚精会神,太极拳教程中对眼法视为重要的描述内容,到底如何学习眼法呢?下面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眼法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眼法在太极拳中应用很广泛,每个地方都需要眼法的配合,太极拳中眼的运用很多。

眼无所专注,劲气必然散漫,拳必然没有生气,更无气势可言。古典戏曲演员都十分重视“练眼”,有的还专门在房内设香案,点上一炷香,眼睛顺着香烟在空中漂移的方向盯住不丢。

由近及远缓缓移动,目不转睛,眼不走神,把练眼神作为基本功的重要一课。传统太极拳在“眼法”上应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心静神宁

太极拳练习注重心静神宁,就是眼不能东张西望,要集中精神练习。

“眼法”是大法,实际上是说“眼法”也是“心法”。“心为神之舍”,“眼为心之苗”,这些论述都是太极前辈的经验之谈,至理名言。“心为神之舍”告诉我们,心是神安居之地,神不守舍,就是“神”没有安在“心”上.而是在外面乱游。

“眼为心之苗”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反映你的心意。如果心如止水,全神贯注,自然可以透过眼神反映出你的精气神。如果心与眼不合,或眼神与动作不合,就会出现心手无应,神无主宰,全身失统,六神无主,东张西望。

四处乱看的“走神”现象。所以,练“眼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练“心法”。

第二,要蓄眼神,目内视

眼神是你的魅力所在,眼神能够表达出你的内心想法,眼要跟随到每个姿势动作上。

要在虚领顶劲、下颏微收、立身中正的前提下,两眼平视前方。“蓄眼神”,就是眼要“内视”,眼球微向后收,目光视对方一点而罩住全面,两眼平视前方,目光自然。

既不要朦胧似睡,闭目练拳,也不要俯首低头,更不要把“蓄眼神”错误地理解为目若垂帘,把气功养生功法中眼观鼻,鼻观心的“眼法”要求生搬硬套到太极拳上来。练拳时两眼无光,就如瞎子摸象。

第三,要以眼领手,眼在手先

以眼领手,就是眼睛要领着主动的手,眼要随主手的方向前视,而用眼睛的余光顾及另一只手。眼神要照顾全面,但又不是像猴照镜子那样死盯住眼前的手,形成呆滞.之相。另外,如果主手离开了眼睛平视的范围,就可以不去顾它。

第四,头身手眼要协调一致

傅钟文老师在谈到眼法时曾说:“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当每式变化,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切忌目光呆板或野顾。”行拳走架时,头要随着主手的方向转动,眼要随主手的方向而平视。

眼神的转动方向要与身体的转动方向相一致,使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相照,内外相合,增强拳架的整体性。

第五,要“神聚于目”

就是把精气神都集中在眼睛内,目光要像手电筒一样,把光都集中在灯泡周围,这样才能光芒四射,照得又亮又远,有强大的穿透力。

练太极拳时,要心神相接,神聚于目,形神合一,心想着拳,神守着拳,眼关注拳,精神专一,目光所至,令对方不寒而栗,胆颤心惊。

太极拳发劲时的眼法如何练习

相传杨公澄甫与人推手或比手,发劲的眼向对方一瞄,对方受力即向他眼看的方向疾速弹出。这是他用眼之法及劲气充沛的写照。

由于内家太极拳是储蓄而不是消耗,是积累收入,而不是无谓支出的拳学。

所以行拳走架要求神定自若,守中气,绝杂念,蓄眼神,凝耳韵。也是精神内敛。所以,行功时须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

若心不安,则性扰之;气不聚,则神散之。心性不相衔,则四体百骸无不尽乱;神气不相接,则千经百脉,莫不尽闭。虽依法作势而无大效焉。

这也正是内家与外家的根本区别之处。所以太极拳主张“纯自天性:,行功时绝不强行聚神于目,“眼如鹰隼”或“怒目而视,精光四射”都不可取。

眼睛是人整体的一部分,眼神与心、肝、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神出于心,眼为心之苗”,“视思明心动,神流孔”,“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久视伤血劳于肝”。

无端强制“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只能伤神、耗血、劳肝,于养神养气养生不利。

反之,有的拳家把“蓄(敛)眼神”理解成“目若垂帘”,“眼观鼻,鼻对心”。

把养生气功的眼法生搬硬套地用到太极拳中,使之状如瞎子摸鱼,或两眼无光,如睡梦初醒。

作为养生保健虽无不可,然而若以“观察在眼,变化在心”的拳艺的全面要求来衡量,就显得非驴非马了,这是不足为训的。

陈长兴《用武要言》曰:“拳打上风,审顾地形 ,手要急,足要轻, 察势如猫行。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为真。”

太极拳的眼神要求,应该是神光内莹,犹如明月清潭。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