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一松一紧是太极拳内劲入门诀窍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修炼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在身体上可以增强体质,在精神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下面我们随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一松一紧是太极拳内劲入门诀窍

一松一紧是太极拳内劲入门技巧,学好太极拳内劲对今后学习太极拳技击和推手有很大的帮助。

拳谱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

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的练习,首先要摧毁人们动作中原有的坚硬劲,使它化为柔软,这是化柔的时期。这个时期越长,则越可把僵硬摧毁得越彻底。

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松一紧的技巧,学习太极拳就是一种享受过程,没有任何压力,可以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此时的要点仍是不失绵软,在柔软之下,向著更有弹性的坚刚上迈进。这个刚不是因“运力”而产生的“生铁”的刚,而是由松开和放长而产生的弹性的刚。

因为身肢放长,并不断螺旋式地绞来绞去,就可产生这种弹性。因此,又可名为“棚劲刚。”这种刚如手表的发条,有柔软的弹性刚,也是质量坚的刚。

只有这种具有弹性的刚,才能达到“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的要求。这种刚柔的转换是由精神意气的隐显来掌握的。所谓“隐则柔”,“显则刚”,就是这个道理。

功夫精进后,劲也有所提升,外形会显得极柔,使人感到好像有回到了柔上了,其实内在是非常坚刚的。

对太极拳刚柔的看法怎样才能算是正确,这是每一个练拳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我们知道,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而陈家沟又地处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的人习硬功拳的较多,由于传习的问题,在该地区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也有向坚刚上发展的趋势。

但陈氏家传者,却仍保持太极阴阳的原则,表现出刚柔相济的特色。但是,一般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造诣者或稍偏于刚,也有少偏于柔者,都各按其所需而学其所爱。

至于纯柔无刚或纯刚无柔的说法,则任何一种拳种都是没有的。即使是一般所称的硬功拳,内中亦仍有刚柔,何况太极拳是由阴阳相济中变化出的拳术。因此,所谓“柔功太极”或“刚功太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所以,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能使阴阳相济,刚柔互补。一个人不论他是否练过武术或其他运动,但在日常生活中必定动手拿过东西,用过力气,这样就使每个人在动作中不免带有僵硬劲。

若想练好太极拳,对这些原有的僵硬劲就必须以“百炼成钢”的劲头把它去掉,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初级要求。

在此时期,应力求柔软,必须在走架子的过程中把人们固有的僵硬劲化为柔软劲,并养成这种柔软的习惯。

这是摧僵求柔的阶段。这一阶段应尽力求柔,在毫不用力的原则下慢慢地动作,这时越不用力,就越易使人发现动作中的缺点,也就能尽快的摧去周身的僵硬。

通过一段时间的摧僵,动作便由僵硬转化为柔顺,柔顺之久,即有沉劲出现,逐渐地,劲也就由柔转为刚。这一时期,首先必须明确刚是哪一种性质的刚和怎样才能运柔成刚。

拳谱说:练拳要“有心求柔,无意成刚”,所以要求全身松开,达到不用拙力的要求。所谓“松”,是由放长身肢来产生,由松开的放长来使身肢产生弹性,弹性加强,则成为棚劲,棚劲正是太极拳要求的弹簧劲,这种弹簧劲的加强,就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刚劲。

明确了刚的性质,再谈怎样才能运柔成刚。刚劲的加强是靠内气的贯串而实现的,刚性质量的提高,则是由陈式太极拳所特有的缠丝劲绞来绞去以加强弹性的韧度而实现的。

因此,运劲如缠丝和身肢放长便成为做到柔而又刚的关键。这就是拳经中所说的“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则得坚刚之于内”,“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

太极拳就是这样由柔转变成坚刚的,也只有这种由柔软变成的坚刚,才可以达到忽柔忽刚,亦柔亦刚的刚柔相济境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