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24式太极拳 简述太极拳意形相随原则

太极拳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身,可以健身防身,也可养生预防疾病。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周身一致,协调有序,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下面随着太极拳了解一下,太极拳运动中的意形相随原则。

浅谈太极拳24式意形相随原则

太极拳运动讲究意形相随相随原则,强调调息和意念、动作,要求三者之间紧密结合,调息是练好太极内功方法,也是学好太极拳架的重要因素。

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正如历代名家反复强调的“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练功者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调息方法、掌握调息要素、遵守调息的规律和原则,明了调息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

练太极拳要做到内外、上下、左右等协调一致,动作与呼吸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劲,在运动中能释放无穷的力量。

把意念活动和呼吸或气息的出入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等这些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与呼吸或气息结合起来,并使呼吸达到深细匀长、自然活泼的境地,也就是做到调息、调身、调心这三个太极拳中的核心要素统一协调。

比如练习”如封似闭“这一式。

当第一动右捶回收变掌时,肢体方面要松屈,意念上是由实逐渐变虚,由于身体逐渐后坐,这时胸肋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徐徐收缩,横膈膜受其影响也呈收缩状态,因此胸腔容积随之增大,这时必然要吸气。

当第二动两掌前按时,意念上是由虚逐渐变实,由于肢体逐渐向前伸张,胸胁腹背部肌肉和骨节都相应地舒缓,横膈膜受其影响回复到平时隆凸状态,胸腔容积随之减小,这时也就必然要呼气。

太极拳中的其他招式也是如此,练太极拳的时候,从始至终每个动作都要与呼吸有节奏,两者自然结合,做到调息、调身、调心协调统一。

太极拳中意和形的关系

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篇首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开宗明义,短短十六字,揭示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他把太极拳比作如是。

肯定了太极拳“对立统一”的客观必然性,如:阴与阳、虚与实、动与静、分与合、意与形。----等等。这种事物的“双重性”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依存,由此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变化规律。

意来自于形,又反作用于形,这是太极拳运动的客观必然性。

我们知道,意是反作用于事物本身,同样它也有自身的决定能力。

太极拳运动也不例外。它好比人要吃饭,是因为腹内食物缺乏,营养供应不足,身体本能的要求补充营养,反应至大脑产生想吃食物之意识,自然命令形体寻求食物而得到补充。这就是意识来源于形体,又反作用于形体之原理。

太极拳运动,意形共存互动,不能分离。一旦分离,意识这一灵魂消失,形体处于植物状态,何谈太极功力!

练太极拳对腿部要求

两大腿里侧两胯中间为裆,即会阴穴。两胯根要撑开,使裆撑开撑圆,旋转能灵活,步幅能开大,踢腿能高。

凡马步须胯与膝平,弓蹬步的弓腿须胯与膝平,虚腿迈出时也须胯与膝平,这是发达腿肌、膝关节增强支撑力的练法。年老功浅者不可勉强仿效。

两外股微向里(前)合,两膝微屈,有外撑里合之意。小腿下部应略向外斜撑,等于下盘加大,使桩步稳当。脚踝负担全身重量,要挺住有力又能旋动以调整重心。

两足平实踏地,足踵、足掌内侧和拇趾、二趾、中趾稍用力,足尖微向外撇成外八字形(此系老架步型,新架足尖向前,不外撇成八字形)。上述要求,基本上适用于全部拳势。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