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教程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 这运动越做越年轻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教学

1.心静用意身正体松

思想安静集中,始终用意引导动作。保持身躯正直,头顶百会穴至裆中会阴穴上下对拉成一条垂直线。用意引导放松全身内外器官、肌肉、关节。即使负担体重的膝关节也要紧中有舒松的感觉。有人说太极拳是意识体操、放松功,有一定道理。

2.开合虚实呼吸自然

在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炮锤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呼吸,因为不管什么运动,呼吸能与动作结合到一起才能达到好的健身效果。太极拳中更是重视呼吸与动作自然地结合到一起,使得整体动作的开合虚实也能够相应的保持自然,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3.轻灵沉着中气贯足

能松则轻,能轻则灵,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摩荡,即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中气亦称元气、内气,中气贯足,方能柔中寓刚,刚中有柔。

4.缠绕运动舒畅经络

经络发源于脏腑,布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产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缠丝劲的练法是畅通经络之有效方法。

内气随呼气而发自丹田,两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转,布于周身,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而达于四梢(手足尖端),内气随吸气而复归于丹田。古典太极拳论早已发其幽微。

5.眼神领先耳听身后

眼睛要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不管是对你动作的控制,还是对于整个场面的控制,都需要眼先到。同时要注意目光还要尽量跟随你的动作走向。另外对于耳部,则应该达到补充眼部不及的作用,以听力来关注眼所不及的位置的状况。

6.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以腰为轴,上部动而下部随之,下部动而上部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步到、身到、手到,是谓“上下相随”。

至于“内外相合”,初练时先注意外形合乎要求,成熟后再以外导内,逐渐转为由内及外,“内动导外形,外形合内动”“内不动,外不发”。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外动,逐渐做到一动内外俱动、“形神合一”。

7.着着贯串势势相承

每一拳势一般都包括有多种着法,造拳者就其中主要着法,像其形,会其意,以定势名。

如“懒扎衣”(明代人长服束腰,当交手时,左手撩衣塞于身后腰带,右拳横举右侧,左足尖向左前成丁字步,眼视左前,艺高胆大,藐视对手,随意撩衣,以便动步出腿,故定势名为“懒扎衣”),“懒扎衣出门架子”,在拳套中作为第一式。

每一式既有多种着法,也各有其技击作用,并又连环套似的编成套路,因此要着与着之间贯串起来,不使有断续、生硬之处。

两人交手,各立一势,俟机而进,如不可诱,或不利于己,即可移步换形,另立一势,但变换动作,仍需按照着法(技击作用)承接,这是古代武术家编拳的原则之一。

练太极拳明白着与势之区别与作用后,其行气运劲便有着落。每一拳势,各有其起、承、转、合。发势为起,接榫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合者,合其全体之神,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自然相合。

势与势之间,似停非停之际,内劲渐渐贯足,精神团聚,下势之机势自生。练习日久,逐渐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一气贯串”“一气呵成”。

8/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