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 如何认识吴氏太极拳

如揽雀尾、野马分鬃式便是,搂膝拗步与倒撵猴之前进、后退,在左右转换时亦须用此顾、盼之步 法,老架子之搂膝拗步更为明显。 以上(上面坫,下面瓦)、碾两种步法,为吴氏太极拳的 基本步法,在运、接、蓄、发四劲之 圆圈内,均离不开这二种步法。

撤步、敛步、斜步,均旧名。撤步是由 里往外开之步,腿须含有圆圈和开 的搠劲,如抱虎归山式便是。敛步 与之相反,为由外往里合之步,腿 须含有圆圈和合的劲,如十字手便是。

斜步,乃是左右斜挪之步,腿须 有上下相随之劲,如斜单鞭式便是。

4、右盼

此步法与左顾基本相同,除去碾步、撤步、敛步、斜步外,尚有一翻身步。人体的对应窍位是膻中穴,属肺经。如欲侧转后退(向左向右都一样),意想膻中穴并向内微收,眼神顺着食指往下看,便能自然侧转后退。

翻身步,亦旧名,乃是回身以脊背领起向后转移之步,如翻身撤身捶、白蛇吐信二式便是。

吴氏太极拳的松与僵

习练吴氏太极拳主要的是解决一个“松”字。不松便会紧, 只有松了才会心平气和,收放自如。从练拳讲,松了才会气血 周流,打通经络,从而起到强身健体之功效。平时在练拳时 讲究拳不用力,全身处于放松状态,无论用何姿势,全身都要做到“松”字,只有身体松下来才能用意念行气运力,如果周身松不下来,用了蛮力,则蛮力一出,真气难以调动。初学时,总免不了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气易上浮,而动作有力,生硬的蛮力便是僵。吴氏太极拳讲不用力是不用蛮力,不能僵硬。松了以后不是没有力,放松和有力不是一回事,两者不矛盾。

所谓松不可过,松过了就是懈,懈过了就是瘫。就像车轮一样,松过了轮子就旷了,而发生摇摆。必须从“圆”字中来,找圆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松是圆活而不乱摆。

怎么样做到松?是要经过多年的磨练,不用蛮力,练的时候不图快,按照吴氏太极拳的理论去做。松本身就是自然,功到自然成。所以拳经说“练拳如走路”,人从小习惯走路,就没有不是很自然的走,所以初学要松,自然就能松。

人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到世上,不知害怕恐惧,就像初生牛犊不畏虎一样自然放松,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以后,人们又逐渐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潜意识,遇什么事情都紧张起来,不自然,更不放松。习练吴氏太极拳感悟世间万物皆为自然,充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以及它的源泉,耕耘了便会有收获,努力了就会有结果。学了吴氏太极拳处事方式就会有所改善,这就是吴氏太极拳的潜移默化作用。遇事沉着就是松,死打硬拼便是僵,不讲方法亦是僵。真正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精神,正确面对,泰然处之。

吴氏太极拳在放松中习练,还能有效防止或延缓皮肤老年斑的生成,增加皮肤、肌肉的弹性;改善肌肉中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驻颜、养颜,防止过早脱发,降低血压等效果。

吴氏太极拳的慢与快

初学吴氏太极拳气易上浮,精神紧张,还能拔气,动作快了,气更不沉,这对身体也是有影响的。尽管知道慢了好,不发劲好,但总是慢不下来,慢了就觉得没意思,慢了又站立不稳。学骑自行车也一样,慢了容易倒,达到慢骑的人是从快上过渡过来的。因此说习练吴氏太极拳初始阶段能慢还是慢一点好。

那么,为什么要慢呢?慢到什么程度为好?我认为,慢是用功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不慢则紧张而不能松,不慢则找不到细致,也找不到运动规律,不慢则气血不畅,达不到有氧运动的目的。比如才学写字,老师和家长督促的是“慢点写,慢点写!”而这种督促用意在不可潦草,须了解用笔的方法,怎样顿、怎样提、怎么转折,习惯了,自然速度就提起来了,并不是越慢越好,假设说练拳越慢的功夫越深,善于写字越写越慢,那还怎么运用呢?慢是将每招每式的眼法、身法、步法、手法的规律掌握住,再通过量化积累的方法达到熟练,进而将实用方法弄明白,需发力的动作做得当,逐渐达到“心与力合”“力与气合”“气与心合”的内三合标准。这时练拳的速度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掌握了。

习练吴氏太极拳的慢与快,应是慢而轻灵不滞,快而沉着不浮。慢而不滞须转换的恰当,快而沉着须转换的圆满。慢快相间的速度才是好拳法。

1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