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武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动作要领

紧表现在一刹那间。不能更好的松就不会产生有效的紧。正确的练习才能调理身体机能,平衡阴阳,养先天中和之气,补后天之不足。

松与紧对人体的肌肉有积极的调和作用,松与紧对人体的肌肉有积极的调和作用,既能养生健身,又能使周身匀整协调,防身祛病,发挥良能。

四、武氏太极拳的开、合、隐、现

武氏太极拳非常注重在练功中由松入柔,运柔成刚,从而达到刚柔相济。

它是在松静之中暗含着开、合、隐、现的。在走架时,开则俱开,即周身骨节和肌肉群都微有开展的意思,开为发,发力的神意微现于体外;合则俱合,即周身的骨节与肌肉群都微有收缩之意,合为收,把运劲的神意收隐于体内。

并利用内气的潜转和内劲的转换来支配外形,要求做到“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由开到合、由合到开的渐隐渐现。

武氏太极拳在保健结合医疗上,除开、合、隐、现使周身骨节和肌肉群进行开展、收缩运动外,每式还结合“开呼合吸”的功法,使体内横膈膜升降起到上承下压的作用,促使胸、腹、脏、腑亦随着蠕动。

这样就形成了周身骨节、肌肉群和五脏六腑的有规律的运动。这种内外协调而统一的运动使全身得到了锻炼,也即是太极拳能够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根本原因。

武氏太极拳中的开与合

“开合”是太极十三势中的一势,但具体到武氏太极拳的练法上确大不相同。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的《三日气敛》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起人;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在《五字诀》的《五日神聚》中对“开合”是这样阐述的:“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李亦畲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还指出:“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武氏太极拳讲究“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练武氏太极拳也应该多读一些武氏太极拳谱,用于指导武氏太极拳的练习。

武氏太极拳重视起承开合,即节序上的四动,也就是用四个动作来完成,但有的招式是两动。

习练时首先把顶提起来,即头顶上有一个无形的绳,把头系吊在空中,顶能提,裆就能够吊,裆吊起来丹田自然向上托起,然后把肩松下来,肩是向着四面八方松的,松肩即能沉肘,松肩沉肘帮助气沉丹田,达到气在丹田存养。

当你练起势动作时,首先把两脚分开站立,谓之“开立步”。当开步站稳身形后,两只脚的涌泉穴张开,似有向地下吸气的感觉。

这时两只手的劳宫穴向下和两脚涌泉穴相对,同时向身上吸气,这是由内而外的交汇潜转,由意念去指配思维行动,非是腹式呼吸和逆呼吸来表达的。

当起势到动作四的时候,两手下翻,此时似有两股外气自左右肩井穴向下贯输到两脚的涌泉穴。请习者注意,此是以意带动的内外之气在身体内外的交融缠绕,内气怎样走,外气也怎样走。

练武氏太极拳,还可以根据内外气交融潜转,对各种风湿病、类风湿病、骨质增生、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气管炎、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顽固性失眠、神经官能症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1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