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步法的三大特点

太极拳步法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只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及特点就有利于我们去更好的掌握。现在我就以杨式太极拳步法为例,为大家讲讲它的特点有哪些,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步法练习有所帮助。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极有特色,无论是在招式还是在练法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较之别派太极拳有三点独特的练法

一、欲转先沉

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如弓步时重心落于前腿则前脚碾转,又如分脚或蹬脚转身时用独立腿碾脚转身,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建立起通天彻地的一根力轴,身体旋轴而转,求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即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实腿转变貌似与此相悖,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杨氏太极拳的高深奥妙之处,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

正因为太极拳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所以在实际对战中的步法往往让对方琢磨不透。

二、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

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进退有序,脚踏中门而入既沉稳又有力,便于破坏敌方的重心。被誉为“脚踏中门夺他位,就是神仙也难当”,这与形意拳完全相通。

三、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

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这是三大内功拳的步法特点,虽然提法不同形各有异,其本质却是一样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许空起空落。

通过对以上三点的了解,相信大家对陈式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小编再简单介绍下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杨式太极拳步法的基本练法

一、进步

前进之谓。在卦为坎,像水流即舟行。坎中满,外虚而内实,水进而润下,无孔不入,滴水穿石。中爻表示阳气充足。上爻表示神气虚灵。下爻表示稳定虚空。

进,如行云流水,神虚灵而腿轻灵。进为攻、为阳、为吐、为发放,曰瞻前,进则云手,前进时两眼平远视,意想会阴穴,掤劲自生,身体自动旋转前进,就是中定其身。

脚踏中门裆里钻。要守中、用中、占中,破坏对方的中,随曲就伸。不可强为,方能轻灵圆活,攻无不克。

坎为水,方位正北。中国人讲究面南背北,一阳朝宗,稳如泰山。对应人体穴位:会阴,属肾经。“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主骨、藏精、生髓生血,是元气的仓库,主气的运行。

气血畅人体壮,元气足百病除,元气绝命则亡。练拳不光是为了活动肢体,更重要的是调理气血。人体的元气就像一罐煤气,节约使用则寿长,否则影响寿命。

武术家冯志强说:“会练,即会养;尤以养气、养精、养神为首要,十年练功,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久久养之,即为浩然之气。”“不会练。即不会养;不养即伤。慢练为养,快练为伤;静练为养,急练为伤。”

“过于纵跳震动,则六神散乱,此为自伤。对习拳练功者来说,尤要避免。”“会练、会养则功能大进。延年益寿。”

习拳修炼时,抽坎填离,即:开天门、闭地户,气沉丹田、松腰敛臀,阳气由督脉上升、补充天阳,阴气由任脉下降、补充地阴;效法天地,周天流转,心肾相交,肾精充盈,口水满而滋润咽喉。

水生木,肾精足而养肝,形成良性循环,永不亏损。吴式太极拳要求单腿承重、静心慢练、脚尖上扬、提肛收腹、含胸拔背的特点,对调理肾经非常有益。

二、退步

退后退之意。在卦为离。离中虚,内虚而外实,卦象阳抱阴,中爻阴虚,像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上爻下爻为阳强,刚劲而稳定,说明退中含虚,后中有隙,即“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步,不是败步。而是战略转移,是退中的技击,如:退步捋,就是破坏对方的进攻与平衡,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退为阴、为化、为吞、为收。

退步时,意想祖窍穴,目光由前平视转为侧下视,曰后眇,捋劲自生。身体会自动旋转后退,配合上肢,退在转肱,从而达到战略目的。

离为火。火是人类生活的必须,方位正南。对应人体穴位:祖窍,属心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通调全身之经脉,主血藏神,在志为喜。

火易上燃,抽坎填离,就是要把心火降下去,肾水调上来,叫做水火既济。

心静了,身体才能松;身松了,气血才能流注,营养四梢[四梢: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指(趾)甲为筋梢],身心才能康健。火生土,心养脾,脾胃和,身体壮。所以调理心经是长寿之本。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