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胰腺炎营养支持方式 胰腺疾病的治疗

2 强调适时恢复肠内营养

所谓适时,即不一味地追求过早实施肠内营养。在创伤特别是烧伤领域,有研究证实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的高代谢,减少感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所以多年来,热心于肠内营养的mansion88 app 多提倡在创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将这一结论推广至各种疾病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通过在大量病例积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我们发现成功实施肠内营养有两个先决条件,就是病人的肠道功能必须完全或部份恢复,同时应有适量的消化液以完成消化功能。

过早强行实施确有可能,如能成功开始肠内营养,其作用显而易见,但也与风险并存。在重症胰腺炎早期,为了单纯实现一个”早”字,往往得不偿失。

在重症胰腺炎病人,早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道运功能障碍。强行实施肠内营养未尝不可,但随之而来就是营养液的潴留与返留。由此导致胰腺受到反复的刺激,胰腺炎症难以尽快消退,病情可由此迁延不愈。

由于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因胰腺炎症而受损,或因手术引流了胰液、胆汁,或因胰瘘和肠瘘导致肠液丢失,这些均可导致消化功能的不全。给予的肠内营养液往往难以被完全消化吸收,如果使用的是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液,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可以说,是重症胰腺炎的运动与消化功能不全限制了肠内营养的过早实施。

由于运动与消化功能的限制,实施肠内营养可能会出现呕吐与腹泻等症状。这种症状除了其本身的不适与上述的危害之外,还可引起营养底物的丢失,导致能量与蛋白质的实际供给不足。

如果这时又追求全肠内营养,实际上很难达到预防与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甚至因此加重营养不良。其实,已有研究在其他重危病人观察到类似现象。

据此,可能会得出肠内营养难以在重症胰腺炎实施的误解,也会导致在早期一次尝试肠内营养遭遇失败后,即长时间忽视肠内营养。但长期肠外营养所带来的问题又使肠外营养难以进行下去。这就使临床营养陷入两难的境地。

3 联合使用肠内与肠外营养并适时调整

防止上述困境出现的好办法就是,首先通过肠外营养解决营养底物的供给。在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慎重实施肠内营养,后期积极实施肠内营养。

在肠道功能部分恢复时.仅使用部分肠内营养,以达腔内营养与粘膜营养的目的,治疗与预防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为达到这一目的,仅需通过肠道提供占总能量供给的2O 即可。

能量与蛋白质供给不足部分可由肠外途径补充。由于经肠外供给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的总量减少,肠外营养液的渗透压也相应降低,再通过全合一的营养配制技术,营养液的渗透压几乎接近普通液体。

因此也不需经腔静脉输注,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导管败血症的难题。而适量的肠内营养又有促进肠道运动、消化与吸收功能的改善,从而有利于终完全恢复肠内营养。

因此,对无过多并发症的重症胰腺炎病人,其营养支持的一般模式应是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和全肠内营养,直至完全恢复经口饮食。

需要强调的是在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时并不能一成不变地贯彻这一模式。在病情变化时,营养支持方式也要做相应调整。

重症胰腺炎病人在病程中常会出现腹腔脓肿或腹膜后感染、腹腔内出血、胰外瘘和肠外瘘,甚至是多脏器功能障碍(M0D)。这些并发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功能。

此时,应客观分析病人的肠道功能决定停止、部分或完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I临床常见到不注意病情变化,一味使用肠内营养从而加重病情的现象。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