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胆脂瘤型中耳炎 它是怎么造成的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耳部疾病,现已改名为中耳胆脂瘤,它对人的耳朵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发现此病症的时候要及时检查、治疗。那么你知道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吗,发病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接受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本病的成因比较公认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内陷袋学说

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和中耳炎遗留的黏膜水肿、肉芽、粘连等病变,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导致中耳膨胀不全。受上鼓室长期高负压的影响,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向内凹陷,局部逐渐形成内陷囊袋,内陷囊袋不断加深,囊内角化上皮增生,上皮屑出现堆积,排出受阻,囊袋不断膨胀扩大,周围骨质遭到破坏,终于形成胆脂瘤。

2.上皮移行学说

鼓膜大穿孔或后方边缘性穿孔,鼓沟骨质裸露,外耳道皮肤越过骨面向鼓室内生长,深达上鼓室或鼓窦区,其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质堆积于该处而不能自洁,逐渐堆积,聚集成团,形成胆脂瘤。

3.基底细胞层过度增生学说

鼓膜松弛部的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破坏基底膜,而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产生胆脂瘤。

4.化生理论

鳞状上皮化生是指正常的黏膜上皮被角化性鳞状上皮所取代,但脱落的角化物质一般不堆积。如化生的角化性鳞状上皮伸入鼓窦或鼓室,脱落的焦化物质发生堆积,可形成胆脂瘤。

临床表现

1.可无症状

不伴感染的胆脂瘤早期可无症状。

2.耳流脓

不伴感染的中耳胆脂瘤可无耳溢液。伴化脓性中耳炎者可有耳流脓,且持续不停,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常有特殊恶臭,伴有肉芽者,脓内可带血。

3.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可能是不伴感染的胆脂瘤的唯一主诉,早期多为传导性聋,程度轻重不等。上鼓室内小胆脂瘤,听力可基本正常。即使听骨部分遭到破坏,但因胆脂瘤可作为听骨间的传声桥梁,听力损失也可不甚严重。病变累及耳蜗时,耳聋呈混合性。严重者可为全聋。

4.耳鸣

多因耳蜗受累之故。

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去除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是有效控制感染措施之一。

(1)鼻部和咽部感染灶的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等必须控制,避免中耳炎反复发作。

(2)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

鼻、咽部的病变如增殖体肥大、鼻中隔偏曲、裂腭等常影响咽鼓管咽口的通气功能,需手术纠正,咽鼓管鼓口的息肉或鳞状上皮封闭,可在中耳炎手术时去除。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