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胆囊壁毛糙 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胆囊壁毛糙,这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人的身上都较为常见。那么你知道造成胆囊壁毛糙的原因是什么呢,胆囊壁毛糙有什么症状表现呢,它有什么判定标准呢,怎样才能预防胆囊壁毛糙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胆囊壁毛糙其实就是胆囊炎的影像表现。胆囊呈梨形,紧贴在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容积约30-50毫升,有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胆囊具有收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平时肝脏分泌的胆汁先流入胆囊,通过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并贮存起来。未浓缩的胆汁呈金黄色,浓缩后的胆汁呈空绿色。

病因

引起此情况的病很多如肝炎,伤寒等。至于是不是典型的慢性胆囊炎,还要根据你的其他临床表现判断,治疗上应用激素或手术治疗,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虾蟹等,多吃鱼类、疏菜。适当进食少量脂肪食物,如肥肉,鸡蛋等,以刺激胆囊收缩,把胆汁排空,防止胆石形成。

病理

进食时(特别是进脂肪性食物时)胆囊收缩,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内,协助脂肪消化。

常见的胆囊病变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胆囊炎病人的饮食禁忌人在进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把胆汗排进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症状

若胆囊胆管粘膜发炎,胆管阻塞,胆汁排出不畅,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受影响。同时,胆汗中胆固醇与胆酸盐的比例发生改变,胆固醇浓度升高,因而容易发生胆囊胆管结石。 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右上腹出现疼痛,甚至剧痛、恶心等。

判定指标

胆囊为梨形中空器官,位于肝的胆囊窝内,分底、体颈三部分。胆囊壁薄而光滑,正常壁厚1--2mm。超声检查胆囊,胆囊腔内无回声,后壁回声增强。胆囊长径6--8cm,横径4.0cm±,胆囊壁厚超过3.0mm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增厚常见于胆囊炎、肝炎、低蛋白血症、心衰、腹水。正常人餐后胆囊壁可增厚达4.0mm--5.0mm。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时,胆囊壁增厚、毛糙。黄疸越重,胆囊壁改变越明显。患者无胆囊炎症状和体征。随着肝炎病情好转,胆囊壁恢复正常。

急性胆囊炎时囊壁增厚达4mm,囊壁模糊不清。若囊壁水肿显著,壁厚可达7.0mm,B超下可出现双层回声。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可缩小,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囊壁毛糙,可出现囊壁钙化。

病毒性肝炎引起胆囊的超声图像变化,74例经肝活检确认的病毒性肝炎,其中急性轻性肝炎10例,7例胆囊有改变;慢活肝42例中17例有胆囊变化,慢迁肝20例中9例有胆囊改变;肝硬化2例中1例有胆囊改变。胆囊的异常改变有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增大,胆囊不显影,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体积变小等。病毒性肝炎引起胆囊变化的相理不清。胆囊改变与病毒性肝炎的病情轻重无关,与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无关,与肝炎分型无关。其中3例进行十二指肠引流检查,胆汗正常,可除外胆炎症。而与白/球比值(低蛋白血症)有明显关系。

病情分析

B超检查胆囊壁毛糙提示患者患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炎、胆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见,两者常同时存在。控制是发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因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萝卜、水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胆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证热量需要和利于肝糖原的生成。

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健康人超声检查仅发现胆囊壁毛糙,胆囊壁不增厚,无胆囊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病毒性肝炎,无脂肪肝,无酒精肝。仅凭胆囊壁毛糙不能诊断为胆囊炎,宜定期随访。我近20多年的临床观察,仅有胆囊壁毛糙,不能定为疾病。

预防

日常生活中

胆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内,好转时限50~60克内,忌吃肥肉。

体检报告为胆囊壁毛糙,可怀疑是慢性胆囊炎。如果伴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饱胀、对高脂肪餐不能耐受、右上腹有压痛,就可能诊断慢性胆囊炎。如果你目前尚无临床症状,暂无需治疗。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