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保健 疾病预防

乳糖不耐受症 它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说起乳糖不耐受症,可能有很多人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容易就将它与牛奶过敏混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到底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看看产生乳糖不耐受症的原因是什么,了解一下乳糖不耐受症的症状表现,看看它有哪些治疗方法。

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的状态。它是多发在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的遗传性疾病。由于患者的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而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所用。乳糖会在肠道中有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的碱性环境,而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的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所以容易发生轻度腹泻。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摄入大量乳糖后产生腹泻、腹胀症状。该症状与否是基因决定的,不具传染性。有些人的症状会随时间减轻或加重。

鲜乳是幼儿断奶以前的主要食物。这期间的乳糖不耐症应该及时咨询医生,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断奶以后出现的乳糖不耐症,则在白色人种以外的人中很常见。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不是一旦摄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现腹泻等症状,而是当摄入超过一定量之后才会出现。所以大多数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不能过量。比如虽然日本人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但大多数人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没有任何不适。

如果不经常的喝牛奶也会有腹泻的现象,也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乳糖酶在人体中如果长期不用将消失,随着长期的喝牛奶,乳糖酶将再生,所以开始腹泻的人应该坚持喝牛奶一段时间,然后就不会有腹泻的现象了。

然而酸奶是经过发酵的过程把牛奶中的乳糖发酵成了乳酸,所以不会造成人体腹泻的症状,牛奶和酸奶的价值是一样的。

关于该变异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科学上尚无一致的结论。有人认为是前4000年左右在瑞典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独立出现并逐渐在扩展中融合,有人认为是前4500年左右在中东地区出现后,扩展到别处。另外有人认为该变异在更晚的时候又独立出现在东非的图西族人中。

目前的状况是多数祖籍西欧的人基因中存在该变异(意味着他们够终生消化乳糖),而东亚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则多数没有该变异(意味着他们成年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会出现症状,所以与其将之称作疾病,还不如说是自然状况更合适。

发病原因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是由于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某些药物或肠道感染而使乳糖酶分泌减少,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

(3)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由于年龄增加,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或消失。

病理生理

在缺乏乳糖酶的情况下,人摄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腹胀、放屁。过量的乳糖还会升高肠道内部的渗透压,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腹泻。

哺乳动物的幼体在断乳后,开始逐渐的减少乳糖酶的合成。人类的幼儿在4岁的时候通常会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各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些人种的第2号染色体上发生基因突变,表现能终止乳糖酶的减少性状,所以这些人种终生能消化乳糖。

诊断

隔夜禁食后,口服一定量的乳糖水溶液。乳糖不耐症可由下列几种手段之一诊断。

出现腹胀或腹部不适;

呼气中监测到肠道细菌乳糖代谢产生的氢气;

血糖上升值远小于分别摄入同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乳糖酶解的自然产物)结果。

观察各种乳制品摄入与腹胀、腹泻症状的相关关系,也可作为非医学的粗略诊断方法。例如第一天饮两杯牛奶,第二天吃相当量的硬干酪,分别观察有无症状。只是第一天有症状的话大概是乳糖不耐症,两天都有症状的话,则有可能是对乳制品过敏。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