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砂 紫砂术语

紫砂壶鉴赏术语 这些鉴赏术语你懂吗

紫砂鉴赏之功能美

紫砂陶首先是日用品,其次才可能是艺术品。因此其审美价值必须与实用价值融合起来,其形式一定要适合实用的需要,亦即具有功能之美。法国的保罗·苏里奥在他1904年所著的《合理美》一书中指出: “一种产品的形式只要明显地表现了它的功能,就具有美。应该把工业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融合起来,承认适合于功能的美的存在。”尽管功能美是一个现代美学才明确提出的概念,其所指的是现代工业产品的功能本身具有的美,但是功能美并不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才出现的,而是在人类制造器物之始就有了。紫砂陶器所体现的“功能之美”,应该足以令使用与欣赏它的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到快乐与满足。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某些当代紫砂新秀的一些所谓“创新之作”便不符合。例如卢剑星、陆文霞的五色土系列中的一些茗壶,作为现代陶艺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要泡茶,叫人如何下手去提拿?壶体上部密密层层的花朵,不扎手才怪呢,而且一不小心就会碰断花朵。既然如此,何苦一定要做成茗壶的样子呢?这是生理上不能给人带来快乐与满足的例子,还有的则心理上使人别扭。譬如周定芳的“皮包壶”、高振宇的“箱镍壶”,虽然质感上维妙维肖,不过倘若喝从这类壶中倒出来的茶,恐怕会大倒胃口的!至于徐瑞平的“汽车壶”,干脆连造型都不伦不类了。

紫砂鉴赏之工艺美

早在先秦时期,《考工记》的作者就已经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工有巧,即工艺要精美。作者将此与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质优美一道作为制造精良器物的必备条件。落实到紫砂陶上,工巧就包括成型工艺、装饰工艺、烧成工艺都要精美,舍此,纵然有上佳的砂料、美好的造型、雅致的泥色,都无法利用和表现出来。所以工巧,不仅表现为一种精湛的技艺,而且也上升为一种审美感受,也就是工艺之美了。

以制作难度较高的紫砂壶为例,在成型工艺上,必须达到壶体表面光洁无疙瘩,线条流畅,底部平正,口、面平整无起伏且配合严密,各部位匀称,接头的地方自然光滑,细部刻画周到,通身没有裂纹与剥落。在装饰工艺上,无论是成型者一次完成的雕塑、剔花、印花、泥绘、绞胎,还是需要二度创作的陶刻、釉彩、髹饰、锡包、镶嵌,其制作工艺均必精到,达到同类工艺的一流水准。在烧成工艺上,不能有由于火力不匀、温度不一造成的颜色花搭,有气泡、过老或者过嫩的现象。

“工艺美”之紫砂陶的典范, 当推清代康熙朝珐琅彩紫砂壶、紫砂盖碗和乾隆朝印刻花紫砂成组茶具、金银彩绘紫砂壶等宫廷制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金银彩绘山水茶壶为例,该壶造型古朴,制作精良,壶腹一面以金银彩绘山水、楼阁与松柏,另一面为金彩篆书乾隆御制诗。盖面用金彩绘卷枝纹边饰,壶口边、足边刻纤细的回纹。彩绘技法娴熟,画意清逸典雅,篆书用笔流畅,底印端庄大方,可谓紫砂器中珍品。这当然与宫廷制作搜集天下名工,不惜工本大有关系。

明代早期有一些紫砂壶制作工艺上略显粗率,乍看还不如当代的摹制品,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至。其实它们造型的大气与砂料的透气,是后代很难涉及的,这一点必须指明。

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