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砂 紫砂常识

宜兴紫砂 人们对紫砂壶存在哪些误区

1981年9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宜兴紫砂陶艺展”、专题讲座、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对于宜兴紫砂茗壶的高度兴趣。10月,罗桂祥先生又将深藏的476件各类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茶具文物馆”,并出版《宜兴陶艺》一书,补充了很多赴宜兴时搜集到的新资料,大力弘扬了宜兴紫砂文化,肯定紫砂陶艺的价值。因为这一系列的推广活动,紫砂壶在香港名声大振,随之而来的是港台地区掀起一股紫砂壶收藏热的浪潮,香港先后有“锦峰”“海洋”“英泰”“双鱼”四大商贸公司争相订购和经销紫砂壶,形成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陶艺市场。

1985年 6月,香港锦锋公司举办“宜兴陶瓷展”,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周桂珍、吕尧臣、李碧芳应邀访港,同时出版《壶锦》专册,促使了紫砂文化的大发展。1987年, 潘春芳主编,《砂壶集》由香港海洋紫砂陶艺公司出版,并举行宜兴紫砂展。 叶连梅英主编《壶艺瑰宝》,由香港英泰公司出版,并举行“宜兴紫砂名陶展”。1989年5月,顾景舟、李昌鸿、何道洪、王石耕、高丽君等,赴香港参加“中国宜兴紫砂陶艺展”,并出版《壶锦续集》,由香港锦峰公司出版。而在台湾,宜兴紫砂壶也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浪。1982年,詹勋华、杜洁祥主编的《宜兴陶器图谱》由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出版。

1983年6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邀请谢瑞华女士演讲《谈宜兴紫砂》。之前,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也邀请谢瑞华女士举办了“宜兴紫砂”座谈,这是外地mansion88 app 第一次到台湾介绍宜兴紫砂壶艺。11月,香港叶荣枝先生应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之邀,与台湾壶艺界举行座谈“宜兴紫砂制壶诸问题”。这是台湾首次获得较详尽的宜兴制壶资料。

1984年2月,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古代茶具特展”,紫砂壶风光独好。6月,香港“茶具文物馆”开幕,从此促进了港、台壶艺研究风气,活跃了台湾的古壶市场。1985年,赖福来、陈维沅、张东兴编《阳羡砂器精品图谱》由台湾淑馨出版社出版。1988年,《壶中天地》杂志在台湾创刊发行,由万妙玲总编辑。1992年11月,应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徐汉棠、徐秀棠,由香港转道台湾,进行陶艺交流访问。在东海大学,由徐秀棠作《宜兴紫砂陶》学术讲演,徐汉棠作紫砂成型表演。在莺歌陶瓷产区,和台湾陶艺界进行交流、访问、座谈。这是大陆陶艺家首次访台。此后两地因此而频繁交往。宜兴紫砂艺人赴台交流陶艺每每产生轰动效应。

此一时期港台地区的紫砂热潮以频繁的紫砂展览和各类紫砂书刊的出版为标志。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是顾景舟等紫砂老艺人其徒辈,他们的制作技艺精湛,视野开阔,思路新颖。作品既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他们善于继承也善于创新,很多新的壶艺理念也因与港台地区的茶人交往而得以明确。当然,港台紫砂壶文化兴起的深层原因并不在于一两位名人的推广与传播,更重要的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中国茶文化重新步入到复苏、繁荣的时期,人们开始对品茶有了更高的要求,重新追求雅致、含蓄的品饮文化。加之国内经历文革后市场经济逐步恢复,商品流通不断加快,这也为紫砂壶进入港台地区提供了客观可能。

虽然港台紫砂壶收藏家的紫砂收藏与投资行为有商业炒作之嫌,但他们在八十年代为复兴宜兴紫砂艺术而付出的努力是不应该被抹杀的。

日本因深受中国影响,而发展出自成一格的饮茶文化。宜兴紫砂输入日本,始于江户时代(1600-1867)末期,被称为「东洋装」,或径称「朱泥器」,凡镌有「惠孟臣」、「陈鸣远」等款识的小壶,特别受到欢迎。善于模仿学习的大和民族,当然也曾对宜兴紫砂壶进行临制。万延、文久年间,日本常滑医师平野忠司酷爱宜兴紫砂陶,鼓励、指导陶工片冈二光试制紫泥,为常滑生产朱泥陶器奠定了基础。

迄今,平野忠司仍被尊为常滑朱泥陶之创始祖。约在明治十年,常滑陶工鲤江高须,极为欣赏宜兴手工打片镶接成型的技巧,乃聘请紫砂高手金士恒和吴阿根,至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参与习艺的先后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郎、上村白鸥等人,这是宜兴壶艺传入日本的开始,他们的作品迄今仍被珍藏于常滑陶器馆。其中金士恒更是中国紫砂技艺传入东瀛的重要人物,金氏为中国安徽铜山县人。他受邀访问常滑,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更上层楼,出现了小型精巧的作品。据说是日本制作宜兴风的朱泥茶壶之始。

在文献着录方面,于1867年出版的《铁斋茶谱》一书收录了三十九件文化、文政年间输入日本的茶具,为日本早的紫砂茶具图谱。另一册广为中国紫砂收藏家熟悉的是,东京陶艺鉴赏家奥玄宝(兰田)集录的三十二件茗壶,于明治四年出版了《茗壶图录》两卷(下图即为其书影),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中国本土几无二致。从源流、式样、形状、流把、泥色、品汇、小大、理趣、款识、真赝、无款、衔捏、别种、用意共十四章,作为茶具价值的基准如何定位,以及了解当时的审美观、茶风,是中、日紫砂交流史的重要着录。

1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