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中医小常识 五大养肝要穴你知道吗

现代人压力大、应酬多,经常熬夜、吸烟、喝酒。这些不良的作息习惯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肝脏,而肝脏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排泄器官,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血液,还可以指挥新陈代谢,保障人体气血流畅。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肝脏。那么,大家知道中医是怎么养肝的吗?这五个养肝要穴您都知道吗?

中医中这样认为,按摩相关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一个滋阴补血、养肝补肝的作用。按摩养肝,我们必须要知道这5个养肝要穴。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是大脚趾与二脚趾的缝隙之间,它属于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所以如果您的肝火太过足的话,不妨按摩一下“行间穴”这个泻火的穴位。只要多揉,就可以散火了。

4.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中医5大护肝方法

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第一,中医讲究情志养生

中医中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的情绪: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为此建议大家平时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若长期抑郁或者发怒会很容易导致肝脏气血失调的。这样会导致肝的疏泄作用。为此,如果大家情绪不好,不妨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去宣泄,如找朋友聊聊天、跑跑步,切记不要憋着,会伤肝。

第二,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第三,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