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常识

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办 常按五个穴位暖身御寒

手脚冰凉分三大类,对症治疗挥别手脚冰凉

手脚冰冷是在中医门诊里常见的问题,除了主观的怕冷不适之外,也可以客观的藉由医师的触诊而探查到四肢冰冷的状态,中医更进一步依四肢冰冷的范围来区分其严重程度,轻微的是冷在腕踝以下,其次是冷在腕踝以上但未至肘膝,较严重的是冷过肘膝。

手脚冰冷的原因

人体透过一套极精密而复杂的体温调节机制将温度维持在恒定的状态,其中包括了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系统、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然而,事实上人体的温度并不是全身到处都一致的,位于头部的深层到重要脏器所在的胸腹部有著较为恒定的“体核温度”,而头部的皮肤表层以及四肢的温度则为“体壳温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寒热和体核温度的影响。

在严寒的冬季,体表的浅层静脉收缩以减少体热的散失,四肢的血液回流集中在深层的静脉,所以此时愈末端的手脚会愈冰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只要将保暖的工作做好,再补充一些热食(如姜汤、热巧克力或热牛奶),都能让四肢较为暖和。而病理性的手脚冰冷则常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包括摄取不足和吸收不良)、低血糖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状态、自律神经失调、导致心力衰竭的心脏疾病、失血过多、冻疮、具有雷诺氏症特征的自体免疫疾病、末梢神经失调、肾衰竭、卵巢功能失调以及某些颅内肿瘤。

中医对于手脚冰冷的看法及改善方法

中医将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的基础物质概括性的分为阴与阳两类,其中“气”属阳,而阳气的主要功能即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而中医又说“四肢为诸阳之末”,也就是说四肢是阳气由躯干往外布散的末端,容易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失于温煦的状态出现,此说同于生理学的观点。阳气既然是一种物质,则其病理状态可概括的区分为阳气的不通、亢盛和亏损这三大类。因此,造成手脚冰冷的原因即可依此分类而作进一步的探讨。

阳气亏损

此类即大众较为熟知的“虚寒型”体质,通常还会伴随“血虚”。这类人可见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甚至全身都容易怕冷,精神常常低靡不振,做起事来常觉没劲儿,甚至对于周遭事物也都漠不关心、不感兴趣,也可见常常拉肚子,食物都没消化完全,肚子容易胀气,腰腿也容易酸软,有时候小便还会变得很频繁。这时中医通常会采取“温阳”的治疗手法,可能会使用的方剂包括真武汤、理中汤、真人养脏汤或是桂附八味丸等等。

若是伴有明显“血虚”的人,则还可兼见面无血色,眼结膜或甲床颜色苍白,容易头晕目眩,身体酸痛等等症状。这时除了“温阳”之外,还要加以“活血补血”,可能会运用的方剂则有十全大补汤、当归四逆汤等等。此类人平时居家也可用人参、枸杞、红枣、龙眼肉、生姜等物制成温热茶饮作为保养之用。此外,也应避免食用寒性食物及冰冷饮食,否则将进一步损伤阳气,使症状恶化。

阳气不通

人体的阳气产生后,须藉由众多的管道将其布散至全身,若有任何状况导致管道的不畅,则将使得阳气无法通行,管道末端的组织也将失去温煦和濡养。原因可以是管道本身或其周围的筋膜的痉挛收缩,也可以是痰、饮、湿、瘀血等等众多病理产物的阻塞所致。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