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怎么办 中医教你简单治腰痛
预防腰疼
中医的“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而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
病都有各自的本质与规律,即有一定的病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治法可依、预后可测。
中医辨病就是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名,即根据四诊等方法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中医“病”的定义,确定疾病的病种,并对该病种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整体性的诊断思维过程,又称为“诊病”。
在中医书籍中腰痛的论述中多次提及,临床中医诊疗腰痛有很多方法。
使腰痛症状减轻或缓解较易,但彻底治愈较困难,俗言称“病人腰痛,大夫头痛”。然对腰痛的 认识详于辨证,略于辨病,甚至以证代病,使病名含糊不清,不能很好把握其全局。
如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参照西医理论,并有效利用现代各种检查方法,以准 确的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利用西医对腰痛“病”的认识,一方面可掌握诊疗的主动权,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经验总结及交流,发展中医。
因而清晰的腰痛辨“病”思路对提高诊治腰痛效果尤为重要。
在明确辨别腰痛“病”的基础上,利用西医对腰痛“病”的认识,结合中医腰痛辨证,选择各种有效治疗方法治疗腰痛“病”,则可提高腰痛“病”诊疗效果。
临床上中医对腰痛已形成较规范的辨证论治思路,在此不再赘述。现就如何利用西医对腰痛“病”的认识,有机结合中医辨证,指导临床治疗,谈一些看法。
1、肌筋膜性腰痛对于肌筋膜性腰痛,多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致,损必有瘀,在辨证施治过程,应不忘活血祛瘀。慢性劳损多为肾虚,在辨证施治过程应以补肾为主。
选择利用针灸、理筋手法及理疗等治疗手段可提高治疗效果。
2 、骨关节性腰痛对于骨关节性腰痛,多为年长者及长期劳力过度所致,中医辨证认为多由肾虚及痰瘀所致,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辨证施治过程,应扶正祛邪兼用。
急性骨关节性腰痛多以祛邪为主,兼以补虚。慢性骨关节性腰痛多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对一些全身性腰痛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等则应中西结合治疗。
3 、神经血管性腰痛对于神经血管性腰痛,常致肢体肌肉痿软无力,多从中医“痿证”进行辨治,“治痿多取阳明”,多从阳明经着手论治,施治过程中,不忘通 经活络,有邪则祛邪、虚则补虚。
对于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者,在中医施治过程中,应有效利用西医治疗方法,解除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
4、内脏性腰痛对于内脏性腰痛,则应从相应内脏病变进行辨证论治,消化系统疾患则应从脾胃着手,泌尿系统疾患则应从肾着手,妇科疾患则应从冲任着手。
结语: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了对腰痛的认识。人身体的每处疼痛都是在提醒自己要注意身体了。上班族和电脑族们不要再久坐不动了哦。做点药膳补补身体,快点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