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养生 中医文化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你知道吗

对四诊发展的展望

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在诊断方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丁独特的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

1、对症状的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的存亡,可知病的死生;察色的泽天,形态的常变,可别病的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的望诊,舌诊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的望诊,是十分细致的,是其他医学所不及的。

2、脉诊中医发明早,研究观察得很细,传播很广。阿维森纳在《医典》中就吸收了王叔和《脉诊》的内容。

3、注意胃气的存亡。这一思想贯穿在望、闻、问、切四诊之中。

4、整体观念。对于任何一个症状,都放在全身整体中去观察,从不孤立地看待。若单独抽出一个症状,则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无任何意义。

5、很强的时空观念。一个症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含义。人的肤色、脉象等会受地域、时间、情绪、饮食等发生改变。有些情况是病态,有些则不是病态。

6、对汗和二便的观察很细,解释的意义不同,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通过对汗及二便的观察,可以了解人体气机的出人升降,意义很重要。

中医诊断的特点还可以举出很多,它的经验确实是很丰富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诊断的手段主要靠医生的感觉,获取的资料,大部分是定性的,缺乏定量的,不能精确化,规范化。使初学者感到难以掌握。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老师指导下摸索掌握。

我们在实践中看到,同样的四诊材料,反应到不同的医生头脑中,会有不同的辨证和施治,治疗效果也不一样。这就有个经验问题和水平问题。四诊合参,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通过电子计算机,把中医mansion88 app 的经验,整理加工,编制成“中医mansion88 app 系统”,用于诊疗和保健,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一个新的尝试和发展。

祖国医学有不断吸取自然科学各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发展自己的优良传统。一部《内经》就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问题。但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受到歧视和排挤,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使中医的理论和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探索和说明。50年代以来,这项工作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地方已开始多学科的研究工作。

我们相信中医四诊中如面色、舌苔,脉象等检查,有一天会用新的仪器进行定量化,规范化的检查。

 

生活与脉象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饮食与脉象,劳逸与脉象的变化等。

1、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统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喜怒忧思悲惊恐内伤七情之脉,一般是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丽脉急;恐则伤肾而脉沉;悲则伤肺则脉短;惊则气乱而脉动,这是内伤情志为病的脉象变化。可见情志上的恐惧、兴奋、忧虑、紧张等变化都会引起脉搏发生变异。

同时古人还认为上述脉搏的表现是情与脉相应为顺、反之为逆。正如明·李梃《医学入门》日:“喜伤心脉虚,甚则心脉反沉,思伤脾脉结,甚则脾脉反弦;忧伤肺脉涩,甚则肺脉反洪;怒伤肝脉濡、甚则肝脉反涩;恐伤肾脉沉,甚则肾脉反濡。”这是反常情况下的脉象,表示病情危重难治,也说明脉象有常有变,决非刻板的公式。清·陈士铎《辨证录》日:“脉可凭,叉不足凭。”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要求医生,要知常达变,才能了然于心而明确诊断。

2、饮食与脉象,饮食与脉象显而易知者如酒后脉多数,饭后脉多洪缓有力,久饥脉多弱。饮食之伤、重点在于五味之偏嗜,五昧所伤内舍于相应脏腑,故清·王汉皋《医存》说:“若饮食之五臭,伤平偏食,则脏腑之阴阳为其所挠而气血之行非速即迟,不能循其常度,故多食香甘则挠脾胃土;多食膻酸则挠肝胆木‘;多食焦苦则挠心小肠火,多食腐成则挠肾膀胱水;多食腥辣则挠肺大肠金。昧人脏腑,变涩与糙;臭入脏糙,变臊与殠。涩乃酸成之变,糙乃苦辛之变;臊乃焦腥之变;殡乃腐膻之变。

当其变时,则脉亦忽数忽迟忽大忽小面无定,皆饮食不节之咎也,此特迫以致之,原非病脉率象,比及时过则不复然矣。若诊者适逢其时、不知细察,认为病象,其误非浅。”这些论点是正确的,是值得临证者重视的。

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