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课堂 养生常识

4个错误睡觉方式让你减寿

婴幼儿(1~3岁):防止夜啼。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多,大概每天16小时,新生儿可达22小时。睡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好在婴儿清醒时喂奶或换尿布。这个阶段让父母头疼的睡眠问题是夜啼。夜啼多由惊吓导致,对于婴儿来说,打个喷嚏、门铃、电话铃声都可能造成惊吓,所以要营造安静的环境,动作轻缓,避免惊吓。大多数夜啼可以自愈,如果情况严重,比如每晚醒5~6次,且每次哭得时间较长,建议父母带婴儿去正规医院进行小儿推拿。2~3岁的幼儿每天睡10~12小时,晚上醒的次数逐渐减少,此阶段要避免因喝水过多导致的起夜,临睡前要小便,尽量少喝水,饮食上预防因微量元素不平衡导致的盗汗、睡不安稳等情况。

儿童青少年(4~17岁):培养规律作息习惯。绝大多数生长激素在睡眠中产生,因此睡眠对于大脑以及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4~12岁的儿童好保证每天睡10~12个小时,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父母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暗示孩子“该睡觉了”。12~18岁的青少年每天睡8~9个小时即可。此时,青少年失眠症逐渐出现,常常与学习、家庭、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有关。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缓解内心压力。此外,青少年喜欢喝可乐、咖啡等令大脑兴奋的饮料,也会加重失眠症状。

成年人(18~60岁):每天11点入睡。成年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平均为3~4小时,且主要集中在前半夜,即晚上11点到凌晨3点,3点半以后就很少有深度睡眠了。而睡眠对于身体的修复作用,主要是在深度睡眠过程中发生的。因此,一定要抓住晚上11点~早上6点这个黄金睡眠时段,切忌熬夜,保证11点开始入睡。成年人失眠主要源于精神心理和环境因素,除了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临睡前尽量保持心绪平静,不要看情节刺激的电视剧或者小说。每天午睡30分钟,也可有效缓解疲劳。

老年人(60岁以上):揪出疾病干扰因素。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逐渐下降,常常睡一会儿醒一会儿,深度睡眠越来越少。因此,可以通过白天多次打瞌睡、小睡来弥补睡眠质量的不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好每天睡8~9小时,70岁以上睡9~10小时,90岁以上则要睡10小时以上。此外,慢性病、肾功能减退、前列腺肥大、血糖不稳等疾病,常常是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存有干扰睡眠的副作用,这时需要咨询医生,调整服药种类。很多老年人对于睡眠的认识不足,有的老年人仍用年轻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整夜不醒,这反而会增加精神压力,降低睡眠质量。老年人半夜醒来很正常,只要能继续入睡就好,早上4、5点就醒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失眠比较严重,好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服用安眠类药物。

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