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用药十误区小心别中招
另外,三餐不规律、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的人,也可适当服用维生素补充剂。补充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要看清剂量,而且好不要连续服用5天以上。如果幼儿经过检查发现需要补充维生素D,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应剂量。
误区5、盲目输液
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输液带来的操作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牢记能口服就不选择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输液的原则,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心慌等现象,一定及时向护士报告,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
误区6、乱用创可贴引发感染
创可贴并不是所有伤口的“万能贴”。它的基本作用是止血,不能完全做到抗菌消毒,再加上其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一旦使用不当,会使伤口感染。不宜使用创可贴的情况有:出血较多的伤口;小而深的伤口;动物咬伤、蜇伤;皮肤疖肿;污染较重的伤口;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者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或者烫伤的创面。
正确做法:创可贴只适用于没有伤到肌层、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使用中,如果伤口没有被水浸湿或受到污染,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换创可贴。
误区7、服药方式不正确
用药方式不正确也会让药效打折,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缓控释片等剂型的药掰开吃,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吃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喝酒,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正确做法:一般药物需要整片吞服,尤其是缓控释剂,否则每次服药吸收剂量会增加,毒性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药片上有一道划痕,说明该药片可以掰开吃;口服胶囊时,不要把其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
误区8、补钙过量影响孩子发育
婴儿和青春期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不但影响孩子胃口,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可能患上肾脏结石、膀胱结石等。孩子补钙越多越好是误区,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让孩子长得更高。
正确做法:一般而言,0~6个月婴儿每日需要钙摄入量300~400毫克,但4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母乳所产生的钙就完全可以满足其生理需要;1岁以后每天500毫升奶加上其他食物中所摄取的钙,就可满足钙需求量了。孩子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2岁以上的儿童,多晒太阳、调理膳食即可,不用额外补钙。若被确诊缺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