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健身中心 健身常识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马术比赛的规则有哪些

马术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所以这项活动在皇室的提倡下,渐渐推展至民间,一直持续到民国初期。

老北京的赛马场多分布于外城内和城门外,举办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到九月。其中正月的赛马多在白云观西面和安定门、德胜门外;二月在天坛东侧的太阳宫;

三月在东便门内蟠桃宫西南侧;四月在西直门外的万寿寺西面;五月在永定门南面;六月在先农坛东墙外;七月在黄寺北面;八月在广安门外南侧;九月在钓鱼台附近。进入十月以后因天气转凉,赛马活动便停止了。

参加赛马的有各种人物,马匹都是自备。参赛的人可相互约定会面比赛时间,人数可多可少,没有定规。平时也可随时来练习跑马,互相观摩骑术和马技。

老北京的赛马方式多种多样,但与西方的马术比赛有一定的区别。西方的赛马活动只讲究速度,“以速度为上选”,而不论走马和赛车,评判胜负只以速度快慢为标准。

而老北京传统的赛马活动则注重马的步伐,一般有走马、跑马、颠马三种。走马是看马跑时马步的稳健、美观;跑马是比赛速度和耐力。颠马是在比赛时马的颠簸姿势要优美,花样多。

比赛时多以鸣枪为号,众骑士精神抖擞,扬鞭催马,只见一匹匹赛马连跑带颠,时而高跳,时而摇摆,奔腾向前。围观者无不高声喝彩,兴奋、紧张、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清末时北京出现了一种叫“赛马会”的活动。它不是我国传统的赛马,而是所谓西式的赛马(即马术比赛)。大约在清宣统末年(1911年),顺天府划给北京西绅俱乐部一块约200多亩土地,大概位置在今天的西便门外莲花池附近。

当时这一带还很荒凉,赛马场建成后,使这里逐渐热闹起来,每有赛马比赛,是人来人往。赛马场内设有看台、票房、彩房、马圈和赛手休息室等。每逢比赛之日,京城各界爱好者(包括一些在京的外国人)纷纷前往,马场内外,万头攒动。每一售票及发彩票窗口,均分别标明骑士和赛马的号码,光顾者既可专购一种赛马票,亦可兼购多种赛马票。

而富商大贾或酷爱此道者,多破费巨资,成批购得一种或多种票,以求获得重彩。这种“赛马会”活动断断续续地一直到民国后期,以后便日渐衰退,那些曾人声鼎沸的赛马场也消失了。

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左右吧,我国的马术运动这时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发展了起来,随着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还有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中国的马术搭上了顺风车,向着未来驶去。

可是中国的马术到了现在的阶段为什么还是停留在学步时期呢?先来分析下国内的马术情况。

一、马术在人们心里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人觉得去景区骑个马照个像就算是马术了,所以说国人对马术的关注不够多。

二、马术的高消费,仍然是国人不太愿意接受马术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是想体验到正宗的马术教学或者买一匹好马,其花费远高于高尔夫运动。

三、国内的教练员技术基本都低于国际水平。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现在国内就是看热闹的人远远多于看门道的。

四、业余游乐骑马有广大的需求,可是马场条件高低不一,有的国际水平,却收费死贵,而且数量不多;有的就是一片沙地,用钢管一围,条件简陋,而且普遍都是自娱自乐的形式,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马术网的乌老大就说过,北方的马场大但是糙,南方的马场小可是精。我想如果南北方可以互相渗透一下可能这种局面会好很多。

五、马术装备专业度不够,世界马具品牌很难在国内买到,话说回来就是能买到也没多少人用得起……

虽然我国马术面临着这些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我国的马术还是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的。

一、多在人民群众中推广,让人们更多地了解马术的益处和乐趣,以便于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多进行马术表演或者马术游行,让人们更近距离的接触马术,了解马术。

三、学马术要从娃娃抓起,多开办国际级的马术学校来从小就培养未来中国马术的领军人物。

四、国家多出台些有利于发展马术的相关政策,比如允许在内地进行赛马,适当放宽相应政策。不过我认为这样一来也会出现许多其他相应的社会问题。

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