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养生 中医理论

还在被湿气折磨 这些祛湿气方法赶紧收藏

在中医理论里,湿气被视作万病之源。当体内湿气过重,身体便会发出诸多“警报”,如身体困重、四肢乏力、食欲欠佳、大便黏腻不成形,舌苔也变得厚腻,严重干扰生活品质。那究竟怎样才能有效祛除湿气呢?实际上,祛湿气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收获理想成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祛湿气的妙招。

一、饮食调理:巧用食材,健脾利湿

1、选择祛湿食材

薏米:堪称祛湿“明星食材”,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它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还可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煮薏米粥时,提前小火炒至微微发黄,既能减轻寒性,又能强化健脾祛湿功效。也可与红豆搭配,制成经典的红豆薏米汤。

芡实:同样有出色的祛湿作用,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把芡实与山药、莲子一起熬粥,口感丰富,祛湿健脾功效显著,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常喝,能改善消化功能,减少湿气生成。

冬瓜:常见且有效的祛湿蔬菜,性微寒,味甘、淡,归肺、大肠、小肠、膀胱经,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之效。煲汤是常见吃法,如冬瓜排骨汤,连皮煲汤,祛湿效果更佳,因为冬瓜皮利水消肿作用更强。

煲汤是常见吃法,如冬瓜排骨汤,连皮煲汤,祛湿效果更佳,因为冬瓜皮利水消肿作用更强

荷叶: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夏季湿气与暑气交织,用荷叶泡茶饮用,能很好地帮助身体祛除暑湿。将荷叶与山楂、陈皮搭配泡茶,还能增强健脾消食、理气祛湿的效果。

2、避免加重湿气的食物

生冷食物:像冷饮、冰淇淋、生鱼片这类生冷食物,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干扰脾胃运化功能,致使水湿代谢紊乱,加重体内湿气。脾胃虚寒的人尤其要少吃或不吃。

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削弱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进而导致湿气内生。日常饮食应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保持清淡。

甜食:糖果、蛋糕、甜饮料含糖量高,在体内易滋生痰湿,加重湿气,还会影响身体代谢,使水湿停滞。所以要减少甜食摄入,避免湿气加重。

二、运动锻炼:动则生阳,祛湿排毒

1、有氧运动

跑步:简单有效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跑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按自身状况调整速度与时间。跑步时身体大量出汗,汗液能带走体内湿气与毒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湿气排出。

游泳:全身性运动,在水中身体需克服水的阻力,能锻炼更多肌肉群,消耗更多能量。同时,游泳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利于排出体内湿气。每周进行1-2次,每次30-60分钟,祛湿气效果良好。

游泳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利于排出体内湿气

骑自行车:既能享受骑行乐趣,又能锻炼身体。选择户外骑行,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每周骑行3-4次,每次约40分钟,能促进身体气血运行,加速湿气排出。

2、传统运动

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身体整体性与协调性。练习时,通过呼吸配合动作,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运化。每天坚持练30-60分钟,长期坚持,可改善身体湿气重的状况。

八段锦:我国传统健身功法,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功效独特。像“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对脾胃调理作用明显,有助于祛除湿气。每天练习1-2遍,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提高免疫力。

上一篇1/2页下一页

推荐阅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