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 简述孙氏太极拳的核心在哪

许多人喜欢学习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核心在哪呢?学习太极拳重要的就是学习其核心,小编今天与您分享一下,太极拳教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好好学习一下吧!

孙氏太极拳的核心

孙式太极拳的核心就是中和之气,可是何为中和之气呢?请看下文具体讲解。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摘自《太极拳学》

那么此气又有何特点?“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

什么又是太极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思想是阴阳虚实的变化。

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阴则阴,时阳则阳,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并)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

从上述,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太极、元气和中和之气的概念与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它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

对人体而言,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而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太极拳近几年在养生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其对手术患者有积极地康复作用,对疾病的预防也有很大的效果。

如《易传.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指出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当然也包括人体之中)的如游魂般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

元气,是气的另一种叫法。董仲舒、王充、何休等古代哲学家,将气规定为元气。如《春秋繁露.重政》说:“元者,为万物之本。”《公羊传.解诂》又说:“元者,气也。”

气自身的变化,又分为阴阳二气和五行之气,而阴阳二气的相互转化,五行之气的搀杂和合,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淮南子指出:“阴阳合和而万物生。”这说明,气分为阴阳二气,此二气交感合和,则化生万物。综上所述,在人体内,气是生命很强的极细微物质,而气又分为阴阳,只有阴阳平衡,此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这种阴阳平衡、不仰不俯、不偏不倚,人体内的元气,正是孙禄堂老先生所讲的中和之气。他老先生在《太极拳学》中说:“一理者,即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

由此可见,这种中和之气,就是孙氏太极拳的核心。正如先师孙剑云所讲,作为一切拳术运用的基础是内劲。作为一切拳术修习的关窍是中和。先父揭示道: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原外也。而中和也正是太极拳的技术内核。

孙式太极拳对身体调节的三大好处

一、孙式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协调

人体的无限复杂的多样活动是依赖大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调节的。在太极拳运动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体在活动中用意不用力。 “调息”,就是心息相依。

“心”是指意念,“息”是指呼吸。练习时要心清、脑静 手到意到,呼吸与动作密切配合,动作由意识作导引,安祥中带有全神贯注,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都能更好调整。

我们在一般工作及劳动中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辅助之, 而练习太极拳是二上肢都交替活动。如“玉女穿梭”是两上肢、两下肢交替动作于四个方向,能调节大脑神经的灵活性,对失眠和神经衰弱者是非常适合的。

二、孙式太极拳能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

练习此拳能增强人的“宗气”。祖国医学认为“宗气”聚于胸中,支持肺呼吸和心脏血液循环。

《内经》<灵枢·客邪篇>曰“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坠,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呼吸焉。”说明了胸中宗气,可借呼吸氧气以养之,又须饮食营养以补助之。

宗气不但是肺呼吸的纲领,也是全身血液循环之纲领。在练拳时对脑桥和延髓,对呼吸和血液循环运动起了促进和调节作用。

如当练拳“开手”、“合手”时,要求两手抱球。合与面宽,开与肩宽,要求松肩坠肘。两下肢站立之时,略下蹲与肩同宽,就是,培养人练习“宗气”。

当开掌与合掌时锻炼了胸大肌,增强了肺活量,在练习时要求呼吸绵绵,“意守丹田”达到了“腹实胸宽”状态。

三、孙式太极拳畅通经络, 强健肌肉关节

练习孙式太极拳以腰为轴,螺旋式的圆形动作比较多,如揽扎衣、云手、转身蹬脚、倒撵猴、三通臂等,使全身各部分的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参加活动,肌肉均匀丰满,柔韧有弹性。

全身关节都有多方面的、幅度较大的柔和活动。关节受到肌肉牵引而旋转、收紧,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有助于骨骼的强健,保持了关节的灵活性,韧带柔韧的弹性。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