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对太极拳技击过程的分析

太极拳所谓是历史悠久,其中独特的文化深深吸引着人们。太极拳是我国拳种中古老的拳术之一。可以说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去练习太极拳因为它自身带来的内涵密不可分的,它把拳术与健身集中在了一起。

[一]以听字当先

我们在推手的时候,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与人搭手,不能顶抗拨架,以力相拼。也不能对方还未推来,就把手臂抽回,毫无粘听之感觉,认为这就是不顶,实际上,这正犯了丢的毛病,如果习惯成自然,[扌朋]劲完全丢失,遇实战,不攻自败。

[二]转背为顺

用“化”劲调整自己的身形、位置。转背为顺,使敌劲落空,而陷对方为背势,有利于我出击。这就要护住自己的中线,对方来力大,也得[扌朋]住,再转腰。如腰仍感不足,再变之以步,以“走”化之。不然的话对方直捣我内门,何以言化?

[三]化得自然

太极拳中它讲究的是以腰为轴,尾闾中正。

同时也讲求“稳定平衡,偏中求正。”所以强调虚实分清,裆要开要圆,虚实变化无定,劲由内换,而不外露。左右两手都以自己的中心线为分界点,左右逢源,超过或不足,不仅化掉不了来力,反而会捆住自己。

往往见到,对方推其肘,则尽量向怀里转动,手臂超出中线,如对方一转腕横按,就会失掉平衡,在收肘的同时,手外引、腿跟着前弓,我可进靠,给对方造成背式等等。

[四]不是尽量走脱

当然依“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之原则而引之、化之。又必须树立有心神平静,敌情永备的战斗意识。化中寓打,打中寓化,随机变动,使敌莫测,而永占主动。

太极拳中的攻防有一个规律,就是柔化刚发。刚柔并兼就是它的特点。

用柔化要有刚劲在后支援,有如“棉里藏针。”按之则下,起之则上,使对方感有身不得势,劲无法施,处处别扭的味道,故用柔时要“柔韧如棉,松静自然,粘随缠 绕,斜闪克坚。”用刚劲又要有柔劲在后备储,发力后不至被人牵制,所以用刚时又要“紧而不僵,沉而不重,劲蓄不露,触即骤发。”刚与柔是相互孕育,浑然一体而又变化多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缘关系。

至于刚发,不能有绝对的模式,应依变化而变化,可先发制人,可化中寓打,可随化随打,等等。但如何应用得手,确有讲究。

[一]对于“点”的含义与追求

“放时腰腿认端的”。“端”即力之始,“的”是力之末。也就是着力点和落实点,“点对点劲发焉。”

“发落点对必成功。”太极拳很重视“点”的发劲锻炼;将全身放松,而将力量集中在与对方接触处,发动攻势,其威力无比,而又神乎其神,是太极拳绝妙、神奇的击打对方的精奥拳艺之一。

找点容易,施点难。也是老师要求我们“把工夫练在身上”的意思。一要喂手,二要钻研,三要实践。初练时多以手臂接触为点。精练后,手、肘、肩、背、胯、膝等处处可施。

[二]充分发挥“顺”的优势。

太极拳的顺势发人,是以势顺、气顺、劲顺而发动的攻势。利用借力、和力、小力变大力的技巧。因其以“内三合”为主导,要求内气鼓荡,心神内敛,得机得势时发出的力量,有如摧枯拉朽。如顺鸾肘,顺步挤、按等。

“引进落空和即出。”就是利用对方击打的惯力,顺其力,再加上自己的一把小力,而把对方远掷。

“曲中求直。”是顺着圆弧,利用旋动中的离心力,发出的直线进击,力量变大,逆着方向,力量就会抵化。

此外沾、粘、连、随的“随”;舍己从人的“从。”都有顺随,顺从的含意,因为利用顺,才不是绝对的被动,才不是被对方强掣、硬拽,看似随,从,却带有主动。

[三]角度与方向

太极八法和其他太极招数的施用,都是合理的运用了角度和方向,所以太极拳的身形、步法的变换、转折,进退的正确与否;以及幅度的大小,进退的尺度,在技击中占有决定性作用。

前辈大师们,多年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中在得横”在与人周旋而转动身躯,主要是找对方的横面,得到对方的横面,就有了机会,就有了一半的成功。

“实在必冲”如果得机得势,就要毫不犹豫的冲去,冲时进步、跟步、插步等步法,是协调配合,必不可少的。

“专注一方”要求我们对准目标进击时,要精,气,神专注一方的向前发出,如思想,眼神不集中,或拐弯抹角就减低了力度。

“侧向竖击”把自己的身形,自然调整成上身与后腿成一直线,斜形向前发力。

“太极八法”无一不是身形交换,进退的步法,争取有利的方位,而施展的招数。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