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运用太极内劲与培养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经历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练习太极拳,这与它的健身功效是分不开的。练习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有很多,不仅要注意一些因素的问题,也要把握好要点。

如能彻底明白此两个观念;对快与慢,则不致徒求动作之缓急而能致力于虚实灵换与内气之运行;对刚与柔,则不致练成血气好勇之刚,或萎靡不振之柔,而能养成无坚不摧之刚,与无强不化之柔。一颗愿心,为发终身行之之愿心;如能常存此心愿,则不致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必能刻刻在心,钻之研之,终底于成。此三大原则,二个观念,一颗愿心,是为练拳入门、筑基、成功必守之则也。次为内动与外发一篇,为诠释先师福生公教诲时常用之「内不动,外不发」一语。动者为气,发者为劲;气何以能动,劲何以能发,经将用意、行气、练形三者之内外阴阳之理,与实际操作之法,详为说明。如能用心研练,自能以外引内,由内及外,而臻内外合一,于内动外发有所领悟也。再次为于去秋所写之陈鑫答问一篇,此篇四问︰为一问主宰,二问关键,三问精神,四问神情。陈鑫答之以主宰在心,关键在脊,精神在眸,神情在养;此四问实为练拳之要诀,如能确切做到,成手可期也。

近数年来余撰写有关陈氏太极拳之论文,经陆续发表者,为数亦复不少,而今独提出此三篇,盖以关于陈氏太极拳之基本理法,与精进之途径,均包含于此三篇之中,而对于内劲之培养与运用,亦可窥得端倪,不知读我文者有否会悟,今为详论,以为助耳。

什么是内劲,内劲是外之无形的,由内所发,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

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又谓:「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即为中气。」由上录陈鑫著作关于内劲之解释,可得一概念,即是中气与内劲为一体之两面;行于骨缝中者为气,其气中正,不偏不倚,谓之「中气」;形于肌肤表者为劲,其劲自内引发于外,谓之「内劲」。至于「中气」一词,汜水苌乃周着有中气论,谓︰「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医者称此气谓「元气」,以人身之所以恃生者此气,源出中焦,统于肺,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周通一身,顷刻无间,出入升降,昼夜有常,及至七情交致,五志妄发,乖戾失常,清者化而为浊,

行者不通,表失护卫而不和,里失营运而勿顺,不通不顺,疾病乃生,苟能养之调之,则出入升降,霈润宜通,疾病何能侵人。出入为外气之呼吸,升降为内气之运行。养之调之,医家有金匮神方,武艺有秘传妙法;习武而徒求肢体之动作,与攻防之招式,是等而下之者也,上乘者必于养气运行有所致意也。

吾人本来之元气,在脏腑经络,肌肤骨节,运行不息。陈鑫谓︰「周身元气,皆出肾,肾水足,则气自壮;养于胃,胃得其养,则气亦壮;藏于肝,肝气一动,逆气横生,气不得其平;涵泳于心,心无妄念,则心平者,气自和;肺主声,实鸣之以心,心机何往,不必声出诸口,而心先喻也,壮于胆,胆则无前,气亦随之;运于脾,是经多气少血,闻声则动,动则运化不已,心一动,脾即动矣;佐以大肠,大肠多气少血,且为传道之官,又辅以小肠,小肠在前脐上,后附脊,滓秽不存,浊气去而清气来矣。以上经络皆有益于拳,故及之。若专言肾,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是经少血多气,藏精于志,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有两枚,枚各两系,一系于心,一上通于脑,气之所生,实始于此,归宿必归到此,至于命门,实两肾之间,气所出入之门,故曰命门,拳之言肾,言其出入之原,故不必再说命门。」此言元气生自肾而归亦于肾,出入命门而养壮藏涵,和运佐辅,脏腑各有其司,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习武固以攻防之技巧为重,但其根本当以强身为要。陈鑫谓︰「总之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养元气,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一筹。」所以陈鑫谓:「以上经络皆有益于拳,故及之。」元气与中气,实一物而异名,所以陈鑫对于元气,详为宣示,使学者知其根源,不致舍本逐末,步入歧途。

如果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劲,那么怎么去培养呢?首先就是是需要从养气入手。

练架先求正确,再求纯熟,熟后而化;养气呼吸自然,气归丹田,日久充满。修习途径,自有程序。至内劲与缠丝劲之关系,亦须明了;陈鑫说明缠丝劲之运行谓:「丹田气一分五处,其实一气贯通,上下不可倒塌,一也。心气一领,丹田气上行,六分至心,又一分两股,三分上行至左肩,三分上行至

右肩,皆是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在骨缝中者谓之「中气」,其形于肌肤者谓之「缠丝劲」;其余四分,亦分两股,二分行于左股,二分行于右股,皆是由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由此可知,中气之发自丹田,行于骨缝,形于肌肤,缠绕运行者,是为缠丝劲;与中气之入于骨缝,外达肌肤之内劲,二者为同源而异名,似一而二,似二而一者也。何以言之︰盖缠丝劲以形象而言,为动作缠绕,具有卷放蓄发走粘之妙

;内劲以功力言,为一种极轻灵,而又沉着,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之劲。学者如练法正确,缠丝劲与内劲自能合为一体,何须分言,二者同源于中气,如能善养其气,则得一而万事毕矣。

陈鑫谓︰「气不由中心丹田而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气不充至肌肤毫末,则功夫短少而气歉,则外强中干,必至失败,此内劲之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技矣。」研练途径,是由养气入手,练拳之时,呼吸听其自然,一如平时作息;惟于一式完成时,呼气务尽,横膈膜自然下降,此时小腹自然微凸,而觉饱满,如此日复一日,操之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做到「气归丹田」,丹田必然日渐充实而富

有弹性(并非坚硬,与横练不同)此为第一步。

然后使动作配合呼吸;一着之始谓之起,一着之终谓之落;此着之终,接彼着之始,其间接骨逗笋处,落下泛起,细心揣摩,要外之动作 ,听命于内气;即上着落下,呼气既尽,继之吸气之际,下着即起,如此则动作之接骨逗笋,与呼吸转换,可配合自然,天衣无缝矣。其中又须说明者,否则操之不慎,或躁急之辈,自作聪明,不但无益,或且有损,上着落下呼气未尽,而在动作上,下着已起,如急将呼气转换为吸

气,致有憋气胸闷之弊,有害健康,因之初学祇教其在式终时呼气务尽,使气自然归入丹田,呼吸自然,待气顺畅后,再接下着,呼吸与动作,待其自然配合,毫不勉强,绝无弊病发生,此为安全之练法。一着之中有数动作,呼吸亦有多次,仍不必强求配合,总以顺畅为要,此为第二步。

第三步则再求动作之开合虚实与呼吸配合;势之开者为呼属实,合者为吸属虚,此时拳套已经熟练,动作之速度,渐可缓急随意,应缓者缓,应急者急,同时呼吸亦可深浅从心,至此地步,呼吸与动作渐可自然配合,不知呼吸之配合动作,抑动作之配合呼吸,毫无勉强。以上三步,逐步渐进,为一阶段。

呼吸与动作,既能配合,则内外渐趋一致。在此阶段,再加功夫,一动则气行四肢,静则气归丹田,经此日久锻炼培养丹田中气,日益充实,进而敛入脊骨,注于腰间。如何敛入脊骨,是将气下沉,从两肩收于脊骨,再注于腰间;惟须注意,是以意行而自然,切勿妄运,致生弊病。从两肩收于脊骨而注于腰间,是自上而下,是谓之合,在运用上为提为蓄;由腰间而脊骨而肩而膊而指,是由下而上,是谓之开,在运用上为放为发,应用时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发于脊骨,形于手指,成一股整劲,克奏全功,此为进入又一段。在此阶段,功不可懈,力求精进,用意将脊骨之气,由后而前,从月当中过来往上翻之,以意运之,即可遍及全身。到此境界,又进一阶段,人挨我何处,我意到何处,气即从之而出,即所谓内劲,有不可抗拒之威力。意到气到劲到,疾如电光,到此境界,周身无一处不是如此,即无一处不是太极。此中程境奥妙,陈鑫有一首四言诗文云︰「灵气何生,生于一心,中气何归,归于两肾,心动志从,运我四支,气行骨中,充于肌肤,功久则灵,其灵无比,依着即知,自然有应,不即不离,沾连粘随,如蝇落胶,有翅难飞,此中之妙,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内劲是中气之形于肌肤者,培养之法,从养气入手,外以练架,内以养气,呼吸出入,气归丹田,功久充满,自能敛入脊骨,由后而前,遍及全身,是发于心而行以意,运用自如,人一挨我,我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与缠丝劲是同一股劲,并非另一股劲,疾如电光,有不可抗拒之威力。陈鑫谓︰「若是功夫纯熟,由其大无外之圈,造到其小无内之境(按指缠丝之圈,由大圈练到小圈,由小圈练到无圈。) 不遇敌则已,如遇劲敌,则内精(劲)猝发,如迅雷烈风之摧枯拉朽,孰能当之。」实非虚语,学者当能体会,愿共勉之。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