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关于练好太极身法的重要性

太极拳身法练习谈太极拳的身法练习是太极拳的基础练习,大家都知道,身法是太极拳的整个外形框架,关系到太极拳的正确姿势,所以想好身法是同等的重要关系。如果我们不把握太极拳身架的练习那么我们就等于乱练。

在太极拳身法中,如果离开了练习太极拳的身法,就等于是在白谈了。

杨式太极拳的身法,经过杨家四代人,一百多年的锤炼,已经有了精到的规矩,详尽的论说。杨振基老师重视的“苦练位置”,就是说身法必须经过苦练才能上身。

其实,太极拳的身法,不仅仅是练太极拳时才用的“身法”,而是促进和保证身体健康的优匹配形式,所以好的太极拳习练者都能将其身法生活化、生命化。这是太极拳“益寿延年”的真诀。下面赵济夫老师谈一些个人练习体会,谨供同道和练习者参考。

前人对身法的总结

我们都知道,在杨家拳中是以立身中正安舒为主要的原则特点。

这是对太极身法的总体描述。具体到身体各个局部上,又提出:正头竖顶、沉肩坠肘、展掌舒腕、松腰敛臀、开胯圆裆、涌泉深根等要求。如何才能把这关乎周身处处的规矩练到身上,必须知其“窍要”,握其“钥题”,否则你就不知从何下手。

纵横双曲后拱型身法的操作

1、直向操作:以命门处为动力原点,吸取肚脐向后撑住,其“力波”逐渐向上下方辐射,上行之力使头顶“百会穴”向上微微顶起,下颚微内收成提顶状。向下之力使尾闾“长强穴”作相应的向下拉伸和向前调节成吊裆状。由此产生“提顶吊裆”。 纵横双曲后拱型身法的操作

2、横向操作:以大椎至夹脊的垂直连线为中分线,向左右延展横抻到两肩末端,施横向开劲,并将其横开劲延伸到两尺骨头;同时以命门至尾闾的垂直连线为中分线,向左右延展横抻至两胯侧端(髂嵴处),施横向开劲,并将其横开劲延伸到两外踝。

3、合成操作:后拱身法的方法不是先进行后横,而是纵横同时进行。

其方法是以命门处为动力原点,吸取肚脐向后撑住,其“力波”逐渐向上下左右四方辐射,使纵横双弓同时涨满,交错迭加融合而成。

后拱型身法对人体外形的改变

后拱型身法是以功态的竖直型脊柱为根本标志的。它改变了人体的自然S形生理脊柱,由此产生了以下一些形态变化。

一是消除了躯干后面的仰头、凹腰、突臀和前面的扬颏、挺胸、腆肚及侧面的张肩、缩胯等自然凹凸状态,使身躯平顺竖直,出现了“尾闾正中神贯顶”的功态形体。

二是改变了人体前实(胸腹)后虚(腰背)的自然状态,从而成为后实前虚的功境状态。

第三是改变了自然人那种上实(胸)下虚(腹),头重脚轻耗能散气的用力状态,而变为下实上虚,脚踏实地的沉稳涵养状态。

第四是如此身法正是前人所提各项身法要领的上身状态。诸如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开胯圆裆、涌泉深根等等,无一处不合规矩。

第五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讲的都是脊柱的“趋直”和躯干的竖直,那为什么又说是后拱型呢?因为直立行走的自然人经过劳作和运动的改造,脊柱和躯干都是前拱的,如腰椎前弯、挺胸肚腆、头仰撅臀等。当脊柱和躯干走向功态竖直时,从感觉上就是后拱了。若没有这种感觉上的后拱,就一定还是非功态的前拱,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身法了。所以,后拱身法实际是竖直状态下的一种后拱感觉。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