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了解关于陈式太极拳的盘架

把握住练习太极拳的要点是关系到是否能够学好太极拳的重中之中,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多拳者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有很多的解决方法。

练习太极拳需要的是静和坚定,不能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放弃。

对于大极拳练法,前辈们著书立说颇多。总结了他们自身的习拳心得,给后学者以启迪。毫无疑问,这些经验、法则对初学者是有很大助益的,但也必须注意,即:太极拳的内涵靠语言文字是无法尽述的,非经亲身体认,不可能有全面、透彻的认识,毕竟这是靠身体来表达的艺术,语言、文字描述只是部分内容,如同豹之一斑,不能代替大极拳的整体内涵!作为初学者,在入门时必须有明师指点,方能少走弯路。

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也是太极拳各种单练功法的有机结合。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如书法中的笔画,盘架则是把笔划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十大要论:“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太极盘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理,如果不懂其理,即使习练数十年也终属下乘。盘架的目的必须明确:通过盘架,很好地把握自身整体运动的规律,达到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的协调统一,周身一家。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有一句话说的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说关键是要学好规矩。

我们必须掌握每一势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势在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以及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另外行拳时要掌握头、胸、腰、腹、背、肩、肘、胯、膝、足的基本运行原理。在每一势的演练中,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时时处处都在运动中变化。任何一个动作的形体的要求都是不尽相同、随势而变的,绝不可拘泥,否则无法领悟太极拳的实质。

如太极拳谱中“沉肩坠肘”一句,实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要求,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拘泥执守,不求变通。太极拳实质是阴阳转换、圆形运动。既然是圆形运动,就应该有起落、开合、旋转。如果始终保持着沉肩坠肘这种状态,不求变化,必然出现运转不灵,僵滞不化,又何谈“九曲连珠,节节贯通”呢?前辈们在授拳时对每势都有明训。拳法一道,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任何一势的拳法,都要伴随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周身各部位的关节及精神意识等方面都要有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拳法的要求。任何一样基本的要求都应该辨证地看,它的要求是有一种针对性的,初学者要明白在拳法的演练中,有时需要松肩、开肩、转肩、沉肩,坠肘、沉肘、拧肘等都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随时演变的。虽然沉肩坠肘在太极拳拳法中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它不能够以点代面,替代在某些情况下其它的要求和特点。在习拳的动作变化中,要严格遵守规矩,细心体察。这些基本的形体要求,虽然繁复,习拳者却不可不知,这是构成拳术的基石,只要认真练习,短时就可掌握。如果训练时就不求变化,不明所以,如何能在技击中运用呢?待形体运动基本符合要求,则应逐步学习太极拳八门五步的实际应用,搞清楚每一式的技术含义,明确力起何处,终于何处,学一套明明白白的拳。以上只是盘架的第一步,拳不可练死,随着功夫的进展,要明白上中下三盘各有其用,空间中六方来力都有其应对之法。古人所言的拳中有拳,术中有术正是此意。因此,拳不可练死,在拳法训练到一定程度时,任何一式必须要明白多角度,多变化,这也是从练到用的一个必经之路。拳术修正过程中,从守规矩到化规矩,而处处不离规矩。

陈氏太极拳的拳架有严格的规矩和要求,虽然前辈名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包括我的老师也在拳架中有所变化,但是首先要了解传统的应该怎么练,传统拳架的每一式的变化,从起到落,从开到合都是由一定的攻防意识、间架转化构成的,是攻防兼备的。从接触到击打都能很好地对自我进行防护,同时能够更有效地遏制对方,绝不能为了拳架的舒展、大方、好看而违背了拳法的技击要求,学者不可不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定要打好基础,只有好的基础才能接下来更好的学习。

混元一气大极之本

通过太极拳的盘架可训练周身整体混元力(即脏腑混元气)。关于整懒昆元力,各派训练方法虽有不同,但原理基本相同,“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笔者就早年所习的陈氏太极老架谈一下其基本要求。盘架每一势都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起于丹田,贯于四梢,归于丹田,以丹田内转带动周身旋转(丹田发动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注:阴阳两气须在转换中升降);双升为浮,双降为滞;上下贯通,川流不息,身如气囊,无微不至,同时贯穿的整体运动。行拳时有牵一发而动周身之势,一动无有不动,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通过训练使颈、背、腰、胯、膝、踝、肩、肘、腕九曲联珠,节节贯通,通过周身螺旋运动使周身各关节劲力贯串一体,四肢百骸总归于一气。只有把内外训练有效结合起来,使手、眼、身、法、步;精、气、意、力、神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整体混元力。太极拳拳法当中要求内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如何去合,这是太极拳训练的关键所在。

心为万念之源,意为万念之主使,意为指令,拳谱中所说的意到气到,气力相合。首先要知道气的根源所在,力的根源所在,只有两个根源的所在能够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才能发挥人体的应有的功效。至于外三合,后面有详述。整体混元力是推手、技击的保障。陈氏太极拳的一切劲法均来源于整体混元力。武谚云:练成丹田混元力,走遍天下无人敌。如果单靠肢体的变化及灵敏性是不可能发挥出太极拳技击的真实水平的。,

作为陈氏太极拳的整体浑圆,主要分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训练:

首先就是从自身浑圆开始练起,前面我已概括地讲述了一点,由于篇幅太长,我另有专文。

第二个层次自身与外界相呼应,合为一体的整体浑圆,其训练方法可以从精神意识上加以训练,如与空气之间产生一种感应,一种摩擦,一种阻力等等,待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第三个层次,自身与一种潜在的意识求整。这种灵性的整非常适合于突发状态下的浑圆。这种求整首先是在空、虚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训练,可以打开毛孔,提高人体的肌肤的敏感程度,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一种全方位的训练,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调动人体各脏腑的机能有效地开发出来,在此基础可以进行高层次的训练,以至气机的训练。

但是这步层次的训练,笔者仅见过一人,是我一位道家的老师,因此对这方面有所见闻,对其系统的训练方法略知一二,只把其原理简述一下。人和宇宙之间本身就有一种磁场,地球南北极就是两个大磁极,而人体具有导电性和生物电荷,人体运动在磁场中,由于对磁力线的切割,会产生微弱的电流。如果人体的敏感性足够高,在他周围一定的范围之内,他都应该有所反应,这种反应同时可以作用到对方的身上。但是这种浑圆功夫的高低决定了应用的效果。但是笔者和这个层次相差甚远,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

第一步训练都有一定具体的要求,可以说一‘步一个验证。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每一个层次训练的实质是有所不同的,望太极拳爱好者有所启迪。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