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教学 太极用意不用力可净化心灵

练习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有经验者发现,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可净化心灵。练太极拳的好处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下面随着太极拳教学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可净化心灵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要领,是太极拳的基本特征,全神贯注练习太极拳,能缓解压力。

它表明太极拳在掤、捋、挤、按的拳式动作过程中,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精神修养,要逐渐在习拳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浑圆的整劲和消除拙笨的局部之力。只有这样研习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其“性命双修”的拳术风格。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除了肉体锻炼外,还要注重心态情绪的精神调养,只有这样内外并重的养生之法,才能使人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观察长寿的人可以发现,心情舒畅是长寿的基本要素,而练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可调节身心。

中医学认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刺激。于是,人的心态就会有波动,当人体的“七情”变化太过时,就会伤害五脏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功能失调,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故此,太极拳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心境,使之平和,不断调养心神,使之凝静。例如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松体静,刻刻存心。”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通过这样的锻炼,习拳者的杂念减少了,心态稳定了,思虑有序了,心神情绪平衡了。

练习太极拳前,要排空思想杂念,静心修炼,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可排除困扰。

从而加强了人体心理的调节能力,提高了人体心理的控制能力。因此,习拳者,在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时,“七情”的变化就不致于太过。

所以,人体的脏腑,也就免除了精神刺激对其功能的损伤。这样,就阻断了不良精神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不但强健了筋骨,而且还净化了心灵,促进了脏腑的生理功能。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一)注意力要集中,静下来

练拳时无论动作简单或复杂,要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精神贯注,既严肃又活泼,不要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否则很难做到用意不用力。

(二)放松,不用拙力

初学太极拳,往往心情紧张,周身僵滞,所以须从舒松柔和入手。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大限度的放松。

在练习太极推手时,要避免拙力和僵劲,除了按要求用力外,身体各个部位肌肉也要尽量放松,使身体全身舒展开来。

松,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专用名词

松,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专用名词,它是无限度的,松应逐步与心、意、气、神相联系。

(三)技巧

对于太极拳来说,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太极名家、我的师公洪均生先生曾说:“学拳,特别是陈式拳,的确要用‘意’而不用拙力。但并不是有力不好,而是要力与巧相结合,不能偏废”。

“学太极拳应有合乎太极拳理法的意念,以指挥肢体按太极拳套路的法来进行学习锻炼,掌握运用,而不用拙力。并且通过持久锻炼产生合理的巧与力来,这就是缠丝劲,或内劲”。

平时学拳要求姿势正确,就是使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配合好。比如,采、挒、捋实际都是随对方来劲向自身左右两方引进落空的方法。只有把技巧练好,才能达到刚柔相济,进而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