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分类 知晓体质养生更健康
外界致病因子虽不断侵袭人体,但能否发病,一般取决于体质。再则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易病寒的人,多为阳气素弱之体;易病热的人,多为阴气素衰之体;胖人多痰湿善病中风,瘦人多火易得劳嗽;老人肾气虚衰,多病痰饮咳喘。
体质还影响着疾病的性质和转归,例如同是感受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从阳化热,而为“湿热”;阴寒之体得之,则从阴化寒,而为“寒湿”。其原因在于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不同转化。当然,人体致病随体质阴阳偏颇而转化的“从化”现象是相对的,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体质还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如治疗恰当与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辨证“证”是某一特定情况下,某些明显的、易变的病理特性之总括,而“体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但证和体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体质的辨识有助于对证的判断。
易见寒证,也易见热证,且以急证、里证、虚证为多。
小儿因脏腑娇嫩,特别是肺脾肾常显不足,故应多注意肺脾肾之证。再,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体质特点也给临床辨证提供了参考。可见,通过辨体质,能对错综复杂的病证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诊断。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常需要对体质进行分型。曾有过多种分型方法,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禀赋不同的各种体形加以归纳,再进一步分为二十五种体质类型,分型方法主要集中为以下两种:
①以体态观察、形神结合、舌脉合参、性格类型和饮食习惯为依据,分为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七型。
②以临床所见宏观形证、脉色特征为依据,以临床机能为主,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质六型。至于对体质的分型是否需要统一及如何统一,尚有待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研究。